2023年05月26日发布 | 3190阅读

【大师对话AI】姜晓兵教授:内镜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讨论

姜晓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脑医汇官方

脑医汇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近期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热,越来越多患者甚至医生进行问询相关知识,但是得到的回答不太精准,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各位医师同道,脑医汇-神外资讯将在每周五12点就单个疾病来对话行业权威来进行探讨。(首发于脑医汇APP)





下期预告


(预计6月2日12点上线于脑医汇APP)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1:与传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相比较,神经内镜技术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一、较小的切口和创伤:神经内镜技术通过较小的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的身体,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减少了创伤和切口大小。这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疼痛、出血和组织损伤,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二、更精确的显微观察:神经内镜配备高清晰度显微摄像头,可以提供放大、清晰的图像,使医生能够更详细地观察病变区域。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三、较低的感染风险:由于神经内镜技术使用较小的切口,减少了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此外,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期间也更容易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卫生。


四、更短的住院时间: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神经内镜技术通常需要较短的住院时间。这是因为神经内镜手术的恢复时间较快,患者可以更早地康复并出院。


五、较少的术后并发症:由于神经内镜技术对患者的侵袭性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较低。例如,术后的疼痛、出血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20210326141132_bg9y2iw22j.png

一、手术视野广:神经内镜带有不同角度镜头,具有前、侧方视角,到达病变时可获得全景化视野,对目标病变可进行“抵近观察”,放大图像,清晰辨认病变及周围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彻底切除病灶。有效消除显微镜直视下的盲区,显示某些手术显微镜所无法显露的部位;术野清晰地显示,避免了看不清盲目操作可能带来的损伤,大大地增加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手术疗效。


二、术野光线好、直视性强:在较深的术野,手术显微镜的光亮度已出现衰减,而神经内镜系近距离照明。通过调节光线强弱,能为深部视野提供更好的照明与观察影像, 虽然图像的立体感较显微镜图像略有差距,但是深部术野的清晰程度明显优于手术显微镜。


三、创伤小:神经内镜的镜身狭长,外径小,适合于在狭长的腔隙、自然孔道内操作,经鼻腔等自然腔隙或者较小的切口便可完成过去骨瓣开颅较大切口才能完成的对病变的观察及切除,对正常结构损伤小,达到了微创手术的目的和要求。如今,神经内镜手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系统、超声引导技术、计算机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可进一步对病灶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入路,使手术创伤进一步减轻。


四、手术时间短:由于避免了大骨瓣开颅的操作,手术切口大大缩小;对于部分疾病,神经内镜手术较常规神经外科手术可明显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五、不良反应小:由于手术时间短、视野清晰,组织损伤小,副损伤小,并发症大大降低,患者预后好、花费少。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2: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有哪些优劣势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优势:

非侵入性: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术技术,通过鼻腔进入颅内而无需进行颅骨切开,因此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减少手术风险:由于手术通过自然的鼻腔途径进行,避免了对颅骨的切开,减少了相关手术风险,如感染、颅骨骨折和脑组织损伤等。

更好的视野和显微观察:内镜技术提供了高清晰度的显微图像,通过放大视野,医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鞍结节脑膜瘤和周围神经结构,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和评估病变。

较短的住院时间和快速康复:相对于传统开颅手术,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通常需要较短的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


劣势:

技术要求较高: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手术可能只能在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适应症限制: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适用于特定类型和位置的肿瘤。对于较大、复杂的病变或涉及其他重要结构的病例,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手术方法。

鼻腔相关并发症: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涉及到鼻腔的操作,可能引发一些与鼻腔相关的并发症,如鼻腔感染、出血或鼻腔粘膜受损等。


20210326141132_bg9y2iw22j.png

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优势:


首先处理基底部,把颇底肿瘤变成凸面肿瘤

可以做到simpson I级切除

不牵拉脑组织

外部没有切口


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劣势:


非清洁切口,感染因素增多

存在脑脊液漏的问题

颇底重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3:什么样的鞍结节脑膜瘤推荐使用内镜经鼻切除??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小型和中等大小的肿瘤:内镜经鼻切除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鞍结节脑膜瘤。较小的肿瘤更容易通过经鼻道途径进行切除,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视野。


位于鞍窝上方的肿瘤:内镜经鼻切除较适用于位于鞍窝上方的鞍结节脑膜瘤。这种位置的肿瘤可以通过经鼻道直接接近和切除。


无侵犯性的肿瘤:内镜经鼻切除适用于没有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的非侵袭性鞍结节脑膜瘤。这样的肿瘤不会对周围的颅底、颅神经或血管等结构造成威胁,从而可以通过鼻腔途径直接切除。


患者适宜进行内镜手术的条件:内镜经鼻切除需要患者具备适宜进行该手术的条件,包括鼻腔解剖结构的适宜性、良好的鼻腔通气和可接受的全身健康状况。

20210326141132_bg9y2iw22j.png

肿瘤小于4cm,不向侧方生长,没有越过视神经外侧的脑膜瘤均适合内镜手术,肿瘤侵入视神经管者、肿瘤基地扩展至鞍内者更适合内镜经鼻手术,部分包绕颈内动脉也可以内镜手术。

本期特邀嘉宾


20210326141132_bg9y2iw22j.png

姜晓兵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神经肿瘤学组组员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颅底神经外科学组委员(秘书)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

武汉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业组组长

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常务委员

1_411776833_171_85_3_698090652_b6367badfaa8b870aa990c368e1b6b7e.png

点击二维码,前往姜晓兵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总结

内镜经蝶入路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较好手术入路之一,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病例。手术中要充分暴露,显露肿瘤边界。瘤内减压、尽可能锐性分离。最后进行可靠的修补。




往期回顾

黄国栋教授对话AI:侵袭性垂体瘤手术治疗讨论


张华教授对话AI:功能性前颞叶切除术讨论


江荣才教授对话AI: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问题讨论


徐斌教授教授对话AI:烟雾病搭桥手术特点、难点等讨论


舒凯教授对话AI:复发听神经瘤相关讨论


牛朝诗教授对话AI:DBS技术相关讨论


兰青教授对话AI:锁孔技术讨论


科室.jp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数字神经外科

218内容621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