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发布 | 3805阅读

【大师对话AI】江荣才教授: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问题讨论

脑医汇官方

脑医汇

江荣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达人收藏

近期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热,越来越多患者甚至医生进行问询相关知识,往往得到的回答不太精准,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各位医师同道,脑医汇将定期就单个疾病来对话行业权威来进行探讨。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1: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有哪些?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硬膜下血肿在数周或数月内不断增大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用的方法。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力,缓解症状。手术可以通过传统的开颅手术或者经皮穿刺引流的方式进行。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症状,例如使用利尿剂降低颅内压力,使用抗痉挛剂缓解肌肉痉挛等。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康复训练、按摩等,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功能。


4.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等方面,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20200729180357_nj5kogoyhd.png

以下4种治疗方法有10%-20%复发


>钻孔引流术

>锥孔引流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术(含内镜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引流术


但是,从2000年开始流行的硬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复发率不清楚。费用昂贵,机制上存在先天不足:不能阻断脏层血供,已经遇到无效患者。


药物治疗


>阿托伐他汀钙加地塞米松治疗               

POC证实有效,疗程长,副作用小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RCT证实有效,疗程长,副作用轻微


>地塞米松治疗                             

与安慰剂对比,没有显著疗效,疗程长,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


>止血环酸治疗                             

疗效可疑,疗程长,可能有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与安慰剂对比,没有显著疗效,疗程长,可能有副作用


>塞来昔布治疗             

疗效可疑,疗程长,可能有副作用


>中药治疗                  

疗效可疑,疗程长,副作用


>汉药五苓散                           

主要由日本学者发表,但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疗效未被确定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2:什么情况下使用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是针对其合并的颅内高压症状进行的。判定药物治疗的适用性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以下方面:


1.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患者,如果病情较为紧急,如血肿过大或伴随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患者年龄:超老年(≥90岁)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则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3.颅内压情况:颅内压较高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治疗,例如呋塞米、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等利尿剂和渗透剂,帮助降低颅内压力。

4.患者身体状况: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以及关节酸痛等,因此需要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判断药物治疗是否安全。


总之,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必要,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有长期口服抗血栓形成药物,还得暂停这些药物的使用。但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数是老年人,不主张常规应用促凝血药物,以免加大血栓形成风险。

20200729180357_nj5kogoyhd.png

他汀单药或者他汀联合激素治疗


适应症是:

(1)生命体征平稳且MGS-GCS0~2级;

(2)影像学显示中线移位未超过1cm,无需紧急手术干预的患者;

(3)合并多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有其他不适宜手术原因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4)手术治疗后用于防治术后复发等。


禁忌证是:

(1)MGS-GCS3~4级;

(2)影像学显示脑组织受压严重、中线移位超过1cm;

(3)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脑疝前兆;

(4)对所使用药物过敏或者具备该药物使用禁忌证。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3: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注意事项?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1.他汀类药物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以防发生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


3.他汀类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与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应在使用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4.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头晕、失眠等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5.他汀类药物虽然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并不是主要方法,因此不应将他汀类药物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采用综合性治疗。


20200729180357_nj5kogoyhd.png

√重视该病,虽然本病一般进展较慢,但是随时有可能病情加重,严重时可有生命危险,或留下无法根除的后遗症


√药物治疗可治愈一部分患者,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无效或者没有机会应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


√如果选择药物治疗,建议患者身边24小时有人陪伴。如果患者出现新发头痛、恶心呕吐或肢体无力,或者原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加重,频繁呕吐,甚至出现意识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到神经外科急诊就诊


√如果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肝素),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需暂停用药,或者在医生指导下寻找安全有效的替代方式;何时恢复原有药物,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很多中药或中成药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可能诱发出血增多,如尿毒清、血栓通、红花、三七和水蛭素等,建议慎重应用;杜绝一切无明确治疗目的活血化淤药物(包括内服外用)


√要警惕血栓形成风险,谨慎应用止血类药物,如需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慎重应用脱水类药物或治疗,有导致血肿增大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不建议卧床不动。在有陪护的情况下,可完成日常生活水平的活动,包括散步、慢走等;尽可能避免再受伤,不管是不是直接伤及头部,都有可能诱发新的出血或使血肿增大。杜绝负重,尤其是超过5KG的负重;杜绝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这些都有可能诱发新的出血或使血肿增多


√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擦鼻涕,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有必要通便治疗


√治疗前后需要根据医嘱定期查验肝功能、血脂、血糖和/或凝血功能,必要时查验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以方便医生调整药物及剂量、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损害


√治疗期间无明确饮食禁忌。有血糖升高或明确糖尿病史者,应按照糖尿病饮食,并且严密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


√遵医嘱定期复查头CT或MRI,以确认血肿变化,及时调整药量和疗程


√忌讳头颈交界处拔罐子

本期特邀嘉宾


江荣才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NICU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学术委员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重症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脑创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学创新与转化分会主任委员

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项国内专利,1项美国专利持有人

2018年“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

2019年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2020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1_411776833_171_85_3_677939491_65b4da7d2f05560fa352e3d36c1c33af.png

点击二维码,前往江荣才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总结

目前人工智能的知识的储备量已经超越一般普通人,但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还是有一些错误,医学疾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受篇幅所限更多诊疗相关内容可以下载脑医汇APP进行学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数字神经外科

218内容621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