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发布 | 2439阅读

【大师对话AI】徐斌教授:烟雾病搭桥手术特点、难点等讨论

脑医汇官方

脑医汇

徐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近期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热,越来越多患者甚至医生进行问询相关知识,但是得到的回答不太精准,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各位医师同道,脑医汇-神外资讯将在每周五12点就单个疾病来对话行业权威来进行探讨。(首发于脑医汇APP)




下期预告


舒凯教授对话AI:复发听神经瘤相关讨论(预计4月14日12点上线于脑医汇APP)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1:烟雾病手术治疗有哪些类型和特点呢?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烟雾病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大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后果。手术治疗是烟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大脑前动脉搭桥术:将一个健康的血管植入到颅内动脉上,以恢复血流。这种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期短、有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烟雾病患者。


2.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切除颈内动脉内膜,从而增加血管腔径,改善脑部供血。这种手术相对较为简单,但风险较高,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病例。


3.颈内动脉旁路术:通过在颈内动脉与椎动脉之间建立旁路来增加血流量。这种手术适用于颈内动脉完全阻塞或颈内动脉与椎动脉分离的患者。


4.颅外-颅内搭桥术:通过在颅外和颅内血管之间建立连接来改善脑血流。这种手术适用于颅内外血管有明显的通道存在,且病变段较短的患者。


20200622175214_td1o8xqlhw.jpg

烟雾病手术主要针对它的缺血部位,缺血部位最常见的是中动脉区域,所以手术中最常见的是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搭桥术。当然也存在前动脉的区域缺血,这个区域也可以用颞浅动脉的前支跟额叶皮层血管进行吻合。而如果烟雾病累积到后循环,则可以将枕动脉跟大脑后动脉的一个分支进行吻合。还有些病人颞浅动脉顶支是不发育的,此时需要用耳后动脉替代颞浅动脉的顶支,将耳后动脉跟大脑中动脉的区域往前到额叶的区域,或者往后到枕叶的区域来进行血管的吻合。


综上所述,吻合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吻合部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缺血的区域,还要考虑到受体的血管网络,甚至还要分析血流动力学的压力差问题,因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烟雾病搭桥手术的分类,主要为前部用颞浅动脉额支,中部用颞浅动脉顶支,后部主要选择枕动脉,有些情况下用耳后动脉这几类。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2:烟雾病搭桥术的操作难点有哪些?又该如何应对呢?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烟雾病搭桥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其中一些难点包括:


1.血管移植:烟雾病患者的动脉壁异常,容易形成血栓,手术时需要非常小心地处理血管,避免损伤或破裂。同时,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移植一段健康的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2.病变部位的判断:烟雾病的病变部位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病变部位判断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并发症。

3.手术范围的掌握:手术范围的掌握对于手术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手术范围掌握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脑部组织和血管,导致术后并发症。

4.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烟雾病患者手术后会面临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手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于烟雾病搭桥术的操作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选择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手术。手术医生应该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能,对烟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避免操作中的风险。

2.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确定病变部位和手术范围,以及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同时,术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

3.采取有效的手术技术。手术中需要采取严密的手术技术,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破裂。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4.加强术后护理和监测。手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确保患者安全。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0200622175214_td1o8xqlhw.jpg

烟雾病搭桥术应该说是所有搭桥手术中操作难度相对最精细也对初学者来说最困难的手术。因为烟雾病搭桥的血管,尤其是受体血管非常菲薄,与供体血管的厚度比甚至可以达到1:5左右,就好比把一件棉袄缝到一件衬衫上去,又不能有漏,所以这是一个难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剪开血管以后,在临时阻断的情况下,受体的血管几乎是透明的,这也有办法解决,我有一些独创的办法,就是留一支非常细小的穿支不阻断,让血慢慢的返流进来,使其中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把受体的两层血管慢慢的撑开。在这种情况下再去缝合就会看的很清楚,因为此时血管里面还有一点点血,只要助手随时用肝素盐水冲洗掉,就不会形成血栓,又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有助于进行吻合。


QQ浏览器截图20230208102310.png

Q3:目前临床上烟雾病搭桥术后血流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QQ浏览器截图20230323134407.png

烟雾病患者接受搭桥手术后,其术后脑血流量的决定因素较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患者术后血流量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女性患者的血流量可能会比男性低。

2.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是影响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严重的病情可能会导致血流量降低。

3.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对血流量的影响不同。比如,直接吻合术可以获得较高的血流量,而间接搭桥术可能会产生较低的血流量。

4.术后治疗和护理: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血流量的增加至关重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和积极的康复训练等。

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血流量的增加,比如术后脑出血、感染、脑水肿等。

20200622175214_td1o8xqlhw.jpg

血流量决定的因素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是供体。男性和女性供体的承载能力很不一样,通常来说男性的运载能力是超过女性的。男性一般来说,在两支颞浅正常的情况下,本身就能运载60~70ml/min,甚至可以达到100ml/min左右,而女性可能只有40~50ml/min分钟的颞浅动脉血流量。


第二是压强差的问题,根据泊肃叶定律,压强差是血流的唯一驱动因素,如果选择的部位压力差合适,血流量就会比较大,如果压力差很小或仅仅是一个略微偏正的数值,搭桥结果即使很通畅,在术后的几天里面也会慢慢地闭塞,因为它的需求是很小的。所以我们说,血流的需求决定了最终的血流量,需求这个概念最主要就是颞浅动脉的压强和受体大脑中动脉分支之间的压强差,这是除了供体的承载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受体的血管网络是否完整。早期烟雾病的血管网络通常是比较完整的,除了在中动脉近端存在烟雾样变,使得血流量受限制以外,远端的大脑中动脉网络是相对比较完整的。这个时候只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受体部位,就可以快速的返流到大脑中动脉近端,然后顺着血流网络快速地再分布到远端去,所以这种情况下,血流量就会很高,单支搭桥可以达到70ml/min以上,两支搭桥可以超过100ml/min。这是受体血管网络相对完整的情况,但是对于高峰期的烟雾病来说,通常受体血管网络已经很差了,很可能会集中在某个小区域不能够快速地分散出去。各个小区块如果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就容易引起水肿甚至出血,所以需要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来帮助我们判断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做搭桥,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适合做搭桥。有些情况下,甚至要考虑放弃做搭桥,比如供体的直径大于受体的直径超过2.5倍,因为根据泊肃叶定律,血流量是跟直径的四次方成正比的,也就是差几十倍的血流量,这个时候进行搭桥的话受体承受不了,就容易出血破裂。


另外一个方面,还有些病人局部皮层血管虽然搭桥可行,但周围血管已经存在闭塞,那么这种情况下就算实施搭桥也不能顺着网络快速分流走血液,好比大多数下匝道已经关闭,高速只留一个下匝道,那么这结果可想而知,下去的时候肯定会发生交通拥堵,在这种情况下也要考虑放弃搭桥,因为一旦血流量冲破到那些长期缺乏灌注的血管里面的话,容易引起破裂出血。


本期特邀嘉宾


20200622175214_td1o8xqlhw.jpg

徐斌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亚洲澳洲神经外科协会(AASNS)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

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副主席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脑血管病诊疗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

意大利海外神经外科导师

多个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多本国际杂志评审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烟雾病的血管吻合手术


1_411776833_171_85_3_679344563_74ecd3a15095db84f942c7ce7c0be1a6.png

点击二维码,前往徐斌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总结

ChatGPT目前虽然发展越来越快,但是不能用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大家对国际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有兴趣可以关注由徐斌教授携手国内外医师同道共同组织的国际神经外科教育与培训系列网课。


image.png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这里为大家带来一段手术录播——徐斌教授烟雾病手术视频。




往期回顾


江荣才教授对话AI: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问题讨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数字神经外科

218内容621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