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我国脑胶质瘤患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但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病死率已经高居第一(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为5.5%;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13%;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在20%左右)!同时,脑胶质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会对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市民营医院脑胶质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民营医院在脑胶质瘤诊疗过程中的补充作用,推动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携手共进,共同促进脑胶质瘤事业的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王翔教授,积极筹备,精心准备,号召成都市23家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金牛区人民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成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西藏成办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华西上锦医院、成都西区医院、四川友谊医院、成都京东方医院、四川蓝生脑科医院、四川宝石花医院、成都三博东篱医院、成都新华医院、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包括神经外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影像科、病理科、康复科在内的50余位公立与民营医院的专家齐聚一堂,于11月8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成功举办“医带医路” 2025年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城市行暨成都市公立与民营医院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与协同发展专家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由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邢学民教授主持,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教学科研副院长左后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王翔教授共同致开幕辞。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教学科研副院长
左后东致辞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左后东副院长对与会专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脑胶质瘤诊疗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多学科协作与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医院将持续支持神经外科团队建设高水平的诊疗平台,推动规范化治疗路径在基层落地。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努力,为更多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教授
王翔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王翔教授对成都新华医院能够主办本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所有参会单位及专家逐一进行了详细介绍,感激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此次会议。王翔教授指出,地市级医院和民营医院在生存发展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大环境下脑胶质瘤原研药物在使用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何有效配合以促进各方协同发展,实现地市级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生存与脑胶质瘤事业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患者获益,实现多方共赢,正是本次会议召开的目的。王翔教授在致辞中还分享道,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负担重,各地区诊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脑胶质瘤的诊疗模式又较为复杂,所以目前脑胶质瘤患者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如快速及时有效的就诊需求、原研药物的需求、高端医疗、创新疗法的需求等等,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需求,民营医院如何发挥作用,这正是大家今天齐聚一堂,深入交流与学习的深远意义所在。最后,王翔教授预祝本次大会顺利召开,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有所收获,彼此增加友谊,加强交流与合作,期待未来能在更多的医院组织召开类似的学术交流,共同推动脑胶质瘤事业的发展。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邢学民主持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邢学民教授作为大会主持人,介绍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环节特别设置了“多元协作・聚焦罕见”两大主题篇章,旨在构建全方位的学术交流矩阵。大会邀请了王翔教授、左后东副院长、四川省人民医院陈勇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燕雏教授、西部战区总医院杨涛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就公立与民营医院共同促进脑胶质瘤事业发展、影像学、外科手术、内科治疗、罕见病胶质母细胞瘤等专题进行授课。
一、多元协作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 王翔教授
《公立与民营医院共促胶质瘤事业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上锦医院王翔教授深入剖析了我国脑胶质瘤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公立医院中尚未得到满足的患者需求,揭示了民营医院在脑胶质瘤领域的发展机遇,如就医效率更高,能够满足患者快速就医的需求;能够通过临时采购等绿色通过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药物,如脑胶质瘤经典化疗药物原研替莫唑胺;其灵活的运营机制,可更快引入一些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如华西上锦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溶瘤病毒治疗难治性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研究。他还结合教育、商业和医疗领域的优秀民营资本案例,阐述了民营医院在脑胶质瘤事业上的光明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其任重道远的现实。随后,王翔教授分享了近半年他手术后民营医院参与后续治疗的6个复杂胶质瘤病例,强调民营医院应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专业性、责任心、担当精神和规范性,并持续学习,以完善脑胶质瘤患者的全流程管理。最后,王翔教授分享了在2024年12月四川省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四川省医疗服务与质量报告》中,公立民营同台竞技,华西上锦医院(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神经外科在“2023年全省三级医院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评估中荣获全省所有医院第3名的优异成绩,以此激励大家,民营医院也能做得很好。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左后东副院长
《颅脑肿瘤影像诊断》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左后东副院长从影像学角度阐述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如 CT、MRI 等在颅脑肿瘤诊断中的独特作用与优势。同时,还结合实际病例,深入分析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强调了影像学在颅脑肿瘤早期发现、准确诊断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的关键地位。
四川省人民医院陈勇教授
《少突胶质瘤的外科治疗》
四川省人民医院陈勇教授在会议中围绕少突胶质瘤的外科治疗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讲解。他详细阐述了少突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标准以及手术时机与策略,并指出手术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优先保留神经功能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则,术后根据分子检测结果个体化采取分层的辅助放化疗和靶向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燕雏教授
《高级别脑胶质瘤诊疗前沿与进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燕雏教授在介绍前沿进展之前,首先回顾了脑胶质瘤的经典治疗方案——STUPP方案(即5/28方案)。随后,凭借其在脑胶质瘤领域的深厚研究及前沿探索,全面且深入地讲解了最新的胶质瘤病理分类与分级、新Stupp方案、电场治疗、GBM疫苗与病毒新技术、GBM免疫治疗、GBM靶向治疗以及GBM免疫/CAR-T治疗等内容。这些内容为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使参会人员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二、聚焦罕见篇
西部战区总医院杨涛教授
《罕见病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治与探索》
西部战区总医院杨涛教授指出,罕见病是全球公共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存在着广泛的未被满足需求。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罕见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胶质母细胞瘤在2023年被纳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我们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推动胶质母细胞瘤的规范化诊疗,共同促进罕见病的防治与发展。面对胶质母细胞瘤诊疗的复杂性,未来需借助多学科协作(MDT)的新模式,以最大化患者利益。
开放式研讨
专家分享结束后,现场随即进入开放式研讨环节。西部战区总医院的杨涛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刘劲松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杨立斌教授、成都西区医院的陈登奎教授、四川宝石花医院的王丽教授以及四川友谊医院的王小辉教授,围绕临床难点和技术革新等议题,纷纷发表真知灼见,现场碰撞出众多学术创新的火花。
权威领航
构筑 MDT 诊疗新生态
本次会议主要承办方——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特邀王翔教授出任成都新华医院中枢神经肿瘤MDT团队建设指导专家。王翔教授是我国脑胶质瘤治疗领域著名专家,他深耕脑胶质瘤领域多年,兼具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临床经验。
在其助力下,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中枢神经肿瘤MDT团队正式成立,团队汇聚了神经外科、肿瘤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病理科、康复医学科等多领域骨干专家,通过定期联合会诊与深度讨论,整合各专科技术优势,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致力于让患者享受到与华西同步的优质治疗方案。
成都新华医院中枢神经肿瘤MDT团队正式成立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汇聚了成都市神经肿瘤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脑胶质瘤诊疗的规范化路径、多学科协同发展机制以及院际合作的新模式。这不仅实现了成都市神经肿瘤领域的深度学术交融,更为西南地区脑胶质瘤诊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次会议也让民营医院脑胶质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未来,类似的学术交流还将在更多民营医院持续开展,相信民营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公立医院携手,以患者为中心,做好脑胶质瘤患者的全流程管理,一定能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