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是导致患者行走能力下降、生活无法自理的核心后遗症,即便发病1个月后进入恢复期,单纯依赖传统康复训练仍面临神经修复缓慢、步态改善有限的问题。当前临床常用的间歇性theta脉冲刺激(iTBS)虽能调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但缺乏与肢体运动的直接协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辅助步态训练,却难以主动激活受损脑区神经通路,二者单独使用时均无法充分实现“脑-肢协同修复”,如何通过联合干预提升脑区激活与下肢功能恢复的同步性,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挑战。
iTBS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协同方案,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方向。iTBS可精准激活大脑运动相关脑区,重塑神经连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通过标准化步态训练,将脑区激活转化为实际肢体运动功能,二者形成“脑区调控+肢体训练”的双重效应,有望更高效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与步态。但该联合方案与单纯iTBS、单纯外骨骼训练的疗效差异及脑区激活机制尚未明确。
为明确这一方案的临床价值,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霜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旨在为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康复提供更优联合方案,推动脑卒中康复向“脑-肢协同精准修复”升级,助力患者尽早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