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政策



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有源植入神经电刺激相关价格项目共有9项,覆盖了目前市场主流的DBS、VNS、SNM和SCS四类疗法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一
立项指南的原则和特点
此次立项指南是在“以服务产出为导向、资源消耗为基础、劳动与物耗分开”和加大颗粒度、增强兼容性等原则下编制的,并与《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中相关项目做了映射,较好整合了《技术规范》30余个项目,弥补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以下简称《价格项目规范》)的缺项问题。
一是将有源植入神经电刺激的刺激部位整合成了颅内、脊髓和周围神经等3类,周围神经兼容性体现明显,除扩展项描述的VNS和SNM外,主项还可兼容SCS疗法除脊髓、颅内皮层外的其他部位应用,为具有较大适应证拓展特点的SCS疗法创造了兼容空间。
二是统一了“置入”的描述,明确了置入和取出的对应关系。在医学领域,“植入”更偏指移植,且植入物一般为活体、可以代替或辅助人体器官的物体,通常长期留在体内;而“置入”更强调放入或插入,置入物一般为假体,不一定深入组织内部,且可以临时或永久置入。
三是实现了价格项目与操作步骤、术式等技术细节的脱钩,增强了临床技术改良创新的兼容性。SCS相关价格项目不再区分经皮穿刺和外科方式,SNM和SCS不再细分电极测试置入和刺激器永久置入。
四是计量单位统一为“次”,取消“两根电极、多靶点、双侧加收”等加收项计费说明。原《价格项目规范》的颅内置入相关项目计量单位为“单侧”,立项指南26项在“计价说明”中明确了“次”的定义,更加贴近临床应用实际,避免了加收计费的麻烦。
五是“使用说明”13项统一描述了所有价格项目的“儿童加收”规定,增强了立项指南描述的简洁性。

六是61项对各省现行的“神经电刺激术后程控”相关价格项目做了整合,减少了项目数量;同时弥补了原《价格项目规范》的缺项,与《技术规范》做了映射,这个项目补充了有源植入神经电刺激疗法患者术后管理的空白,为医疗机构收费提供了依据。

(《技术规范》中程控项目描述)
可以说,立项指南极大解决了临床痛点,也使患者能够更容易理解所接受的医疗服务项目。
二
对各省规范整合现有价格
项目的预期
立项指南的出台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关键举措,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各省要在第三季度全面对接落地,规范整合现有价格项目,为2-3年后全国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奠定基础。
当前,有源植入神经电刺激相关的置入项目在各省覆盖率参差不齐,取出和术后程控的项目数更少。DBS疗法因在国内临床应用较早且应用量最大,置入价格项目已实现全国覆盖且均为正式项目;VNS置入价格正式项目只占全国29%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但有42%的省市未设置价格项目;SNM涵盖电极置入和刺激器置入的正式价格项目覆盖率只有38.7%;SCS置入涵盖经皮穿刺和外科方式且包含电极置入和刺激器置入的正式项目全国覆盖率为48.4%。可以看出,除DBS全国覆盖外,VNS、SNM和SCS正式完整的价格项目全国覆盖率均不足50%。
根据已出台的27类立项指南各省规范整合规则来看,虽然各省之间存在着些许差别,但在国家医保局的业务指导下,有关键几个方面是高度统一的。
一是无论各省现有项目是否缺项,都会百分百落实立项指南的价格项目,只是个别省份如被列为省级改革试点的四川省,现有缺项规范整合后会给出试行期,而其他大部分省市会直接列为正式项目,项目价格会参考外省市标准来权衡制定。



二是大部分省市规范整合后的价格项目会同时明确医保支付类别。
三是所有省市规范整合同时会明确原有项目的停用或废止。
四是大部分省市规范整合后价格项目不再列出对应的“除外内容”,同时或后续将明确出台《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目录》或《医保支付医用耗材目录》,这意味着解除了特定的耗材与特定项目的捆绑关系,即把医用耗材的使用权交给医生,交给临床,让临床因病施治,把耗材用到最合理和最适应的病人诊治中。
三
价格项目规范整合过程中
需要关注的问题
《立项指南》解决了原有价格项目规范的诸多问题,但也存在可能产生歧义的几个方面,需要在各省规范整合过程中重点关注。
1.未考虑耗材医保编码三级分类中的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导线和脊髓神经电刺激电极导线,这两个导线并不是“电极”,而是连接电极和刺激器的必要组件,也是临床通常说的“延伸导线”。
2.未明确描述电极、刺激器和电极导线的更换和调整,在临床应用中,更换和调整是可能面临的医疗服务,部分省市的现有价格项目中也有体现。
3.25-27、31-34等7项置入/取出项目的服务产出内容中关于刺激器置入部位的描述容易产生歧义,因临床应用中刺激器并不是与电极置入相同部位,而是不同的皮下位置。

4.61项“神经刺激器适配费”的“服务产出”内容描述为“对已置入的神经刺激器进行程控测试”,未考虑到SNM和SCS通常在先置入电极后会外挂刺激器程控调试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将刺激器置入体内;且SCS治疗带状疱疹等疼痛疾病时只需要短时程刺激,不需要刺激器置入。如果使用《技术规范》中的“电极置入术后的程控测试”描述貌似更为贴切、更显兼容。

考虑到《立项指南》是“试行”版,全国落地实施2-3年间还会根据临床反馈进行局部微调,相信在全国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后会解决遗留的少数问题,最终成为医保药品目录后第二个全国性统一医保目录。
期待有源植入神经电刺激新的价格项目全国落地,为国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点赞!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