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1日发布 | 2082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一例

李永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小径输送

直径≤3mm的支架可经其017微导管输送系统释放,轻松达到小血管病变


贴壁随形

Thermal Blue热处理技术加持,提升径向支撑力,随血管形状贴壁


闭合头端

一体化编制闭合头端,减少血管壁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支架头端从输送系统中顺利打开


更全规格,2.0-6.5mm直径,10-55mm长度

给术者提供更多选择


PART 01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


01
病史信息

患者:女,46岁。检查发现动脉瘤住院。


主诉: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烟酒嗜好。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正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病理征(-)。


既往病史:高血压,口服地平类药物控制尚可。


辅助检查:头颈动脉一站式CTA示:右大脑前动脉A3段瘤状凸起,考虑动脉瘤;右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瘤状凸起,考虑动脉瘤;左大脑后动脉P1段显示不全,考虑先天变异副鼻窦炎症。


02
术前影像

image12.png

image13.png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1.49mm

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1.7mm

动脉瘤尺寸:(瘤颈口宽度2.68/瘤体高度7.2/瘤囊宽度5.82)

image15.jpeg

image16.jpeg

image17.jpeg



03
术中器械

微导丝

弹簧圈微导管:Echelon 10

导引导管:ENVOY® 6F 100cm

支架微导管:ACCESSWAY™ 155cm

密网支架: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美敦力5mm*20cm/1.5mm*2cm、史赛克1.5mm*2cm/2mm*4cm


04
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全麻后气管插管,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及X线计算机重建,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及右侧胼周胼缘动脉瘤。


而后行右大脑中动脉瘤栓塞术,将6F指引导管超选至右侧颈内动脉岩段。选择最佳工作角度,将微导管置于动脉内,微导管位置满意后,自动脉瘤内微导管依次填入2枚弹簧圈,总长度4cm,造影动脉瘤栓塞满意,远端血管及分支血管通畅。


而后行右侧大脑前动脉瘤栓塞术,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导管位置满意后,自动脉瘤内微导管依次填入2枚弹簧圈,总长度24cm,后将微导管超选至右侧胼周动脉远端,位置满意后,自微导管输送2mm*20mm血流导向支架装置,结合推拉技术支架顺利释放,造影见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栓塞满意,分支血流通畅。


微导管到位。

image18.png

image19.png


支架到位。

image20.png


支架远端打开。

image22.png


支架中段打开。



支架近端打开。

media5 00_00_00-00_00_30.gif


输送导丝及微导管回撤。


06
术后影像

image27.png

image28.png

image29.png



PART 02
术后小结




强易达密网支架的优势:.17口径可以到达更远端,显影明显,释放简单,操作容易。

强易达密网支架有哪些可以提高:微导管推送时候偏硬。

其他反馈意见:术者反馈最好有一些通用微导管。

术者是成熟术者,支架操作简单,不是特别复杂。

小口径可以到达更远端,对于术者有更多选择。

贴壁性特别好。没有出现过弯未打开现象。


PART 03
术者简介

640.jpg

李永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

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哈医大二院基地主任

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2005年从事脑血管病显微外科及神经介入治疗,擅长脑动脉瘤栓塞及显微外科手术夹闭、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脑血管疾病治疗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畅医达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