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发布 | 839阅读
脑肿瘤-髓母细胞瘤
小儿-儿童肿瘤

【浙二神外周刊】第472期: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一例(小儿神经外科系列七)

唐亚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锦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建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浙二神外周刊”每周病例回顾,提出最优化的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指导意见。专业讨论意见仅代表浙二神经外科团队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同道斧正!每期讨论病例资料及整理均为“浙二神外周刊”原创,“浙二神经外科”授权官方合作新媒体《神外资讯》发布,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提示

“浙二神外周刊”不定期接收外院投稿,审核后发表。欢迎各专业同道联系我们,分享精彩病例、研究热点或前沿资讯。投稿请联系:shishi74@163.com


前言


小儿神经外科泛指18岁以下需外科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亚专科。主要疾病范围包括:儿童脑肿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胶质瘤等)、儿童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等)、发育畸形(脊髓拴系综合征、狭颅症、Chiari畸形、蛛网膜囊肿等)、颅脑外伤、脑瘫运动障碍、脑积水、难治性癫痫等。浙大二院小儿神经外科由徐锦芳主任负责,每年手术患者约500例。浙大二院有完善的儿科、儿童麻醉、儿童护理等团队,有神经外科各个亚专科做支撑,多学科协作治疗从婴幼儿到各个年龄段的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很多是鞍区、松果体区、脑干等复杂疑难脑肿瘤,以及复杂脊髓疾病、烟雾病、难治性癫痫等。从466期开始系列报道该专业组的相关病例,与同道共享,并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小儿神经外科诊治水平的共同提高。


病史简介


患者女,10岁,因“头晕呕吐2周”入院。


患儿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吐不适,每日约1-2次,晨起时明显,早餐进食后可诱发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中餐及晚餐好转,有头晕、症状持续存在,晨起明显,伴眩晕,头颈部活动加快后头晕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遂在当地医院就诊,予颈、胸椎MRI检查发现:T1椎体血管瘤可能。附见小脑内异常信号。头颅MRI增强检查提示: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占位,考虑髓母细胞瘤,伴梗阻性脑积水。未予药物治疗,现患儿呕吐及头晕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第四脑室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入院。病来,神志清,精神软,胃纳夜眠一般,大小便无殊,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体格检查:神志清,对答切题,精神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无殊,双眼平视震颤引出,咽稍红,呼吸平稳,无明显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巴氏征阴性,腱反射无亢进,全身未见皮疹;右侧指鼻试验阳性、一字步试验阳性、轮替试验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MRI增强检查提示: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占位,考虑髓母细胞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图1)。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第四脑室-小脑蚓部病变,病变区上述MRS提示髓母细胞瘤可能。(图2左)。颈椎腰椎MR增强提示:软脊膜广泛增厚强化,转移可能(图2右)。


图1. 头颅MRI: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占位,考虑髓母细胞瘤,伴梗阻性脑积水。


图2. MRS提示髓母细胞瘤可能(左)。颈椎腰椎MR增强提示:软脊膜广泛增厚强化,转移可能(右)。


诊疗经过

入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神经导航下经后正中入路四脑室-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微红,质地中等,血供丰富,与小脑及脑干部分无明显边界,镜下肿瘤全切,瘤腔留置引流管。手术开始切除肿瘤前留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提示: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可见成簇分布的肿瘤细胞,胞体小,圆形,胞浆量少,找到肿瘤细胞。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神清,右上肢近端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5-级,余肢体肌力5级。术后一个月随访时四肢肌力恢复正常。术后头颅CT及增强MRI示四脑室肿瘤术后表现,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图3)。


图3. 术后复查头部CT及MR提示四脑室肿瘤术后表现,未见明显异常强化。


病理报告


术后病理报告:(四脑室)小圆细胞肿瘤,符合髓母细胞瘤(图4)。 
分子检测:Chr17q扩增,CHD7突变,KMT2C突变,偏向于Group4型。
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GFAP 灶+,Olig-2 -,MAP 2a.b.c +,NSE +,NeuN -,Ki-67 20%,CgA +,CD99 -,BRG1 存在,INI-1 存在,EMA -,Beta-catenin 膜+,P53 -。 


图4.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小圆细胞肿瘤,符合髓母细胞瘤。

出院时情况:神志清,颈软无抵抗,伤口干燥愈合良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上肢肌力0级(术后一个月时随访,四肢肌力恢复正常),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阳性。


讨论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是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约占该年龄组所有颅内肿瘤的20%。通常发生在小脑的后颅窝与脑干交界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1],见图5。手术全切可以提高生存期,近全切不会增加复发率。不推荐以神经功能损伤为代价来实现全切。本例患者获得全切,术中无明显损伤正常小脑或脑干组织,术后患者出现右上肢近端肌力差,根据术后CT/MR,右上肢肌力差无明确原因,予康复锻炼。但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右上肢肌力已恢复正常。


图5. 髓母细胞瘤治疗流程图。

所有的髓母细胞瘤都被认定为胚胎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 4级,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临床结合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对MB患者进行分子分型[2]。CTNNB1突变对应WNT型,PTCH/SMO/SUFU对应SHH型,染色体i17q和MYC扩增对应G3型,i17q或者17q+,X-和CDK6和MCYN扩增对应G4型[3]。2021WHO肿瘤分类进一步细化原有分子分型,将WNT活化型分为WNT-α亚型和WNT-β亚型,SHH活化/TP53野生型分为SHH-1~-4亚型,SHH活化/TP53突变型归为SHH-3亚型,非WNT/非SHH活化型分为第1-8亚型[4]。NCCN指南推荐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分子分型[5],见图6。本例患者分子检测提示:Chr17q扩增,CHD7突变,KMT2C突变,偏向于非WNT/非SHH活化型Group4型的第8亚型。


图6. NCCN指南推荐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分子分型[5]

《儿童髓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推荐基于基因变异、分子分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以及是否发生播散等因素,对MB患者进行分子危险度分层。低危组:未发生播散的WNT型髓母细胞瘤,年龄<16岁;G4型,伴有11号染色体缺失或17号染色体重复,同时未发生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90%。标危组:未发生播散的TP53野生型且无MYCN扩增的SHH型;无MYC扩增的G3型;无11号染色体丢失的G4型,5年生存率为75%-90%。高危组:发生播散的G4型;发生播散的非婴儿型TP53野生型SHH型;未播散的MYCN扩增的SHH型,5年生存率为50%-75%。极高危组:TP53突变的SHH型;发生播散的MYC扩增G3型,5年生存率<30%[2]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NCCN指南2024版综合患者的分子分型(WNT型、SHH型、非WNT/非SHH型)、基因变异、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是否播散等情况,将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分为低危组、标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并推荐不同的放化疗辅助及维持治疗方案,见图7[5]。本例患者属于发生播散的G4型高危组,后续治疗推荐根据G4型高危组放化疗方案。


图7. NCCN指南推荐不同危险度患者放化疗等辅助及维持治疗方案。

对于复发或进展的MB患者,即使二次手术、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年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0%。目前,多项靶向、免疫等新疗法已经在积极探索中[6-8]


髓母细胞瘤是常见儿童脑肿瘤,但具有高度异质性,随着对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型的了解不断增加,以及风险分层的策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了不必要的毒性,提高了总体生存率。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查看
1.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髓母细胞瘤整合诊治指南[J].癌症,2023,42(3):146-157.
2. 高鑫义,邹有瑞,黄灵,等.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病理学分型与诊断及预后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 26(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髓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 19(7): 581-584.
4.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urs [M]. 5th ed. Lyon: IARC Press, 2021.
5.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Pediatr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 Version 1.2024, February 26, 2024.
6. Frappaz D, Barritault M, Montane L, et al. MEVITEM-a phase I/II trial of vismodegib + temozolomide vs temozolomid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refractory medulloblastoma with Sonic Hedgehog pathway activation[J]. Neuro Oncol, 2021,23(11):1949-1960. 
7. Rechberger JS, Toll SA, Vanbilloen WJF, et al.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Complexity of Medulloblastoma: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Diagnostics (Basel), 2023,13(14):2398.
9. Dunkel IJ, Doz F, Foreman NK, et al. Nivolumab with or without ipilimumab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NS malignancies: Safety, efficacy, biomarker, and pharmacokinetics-CheckMate 908[J]. Neuro Oncol, 2023, 25(8):1530-1545.

(本文由浙二神外周刊原创,神经外科唐亚娟副主任医师整理,神经外科徐锦芳主任医师审校,张建民主任终审)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浙大二院神外官方账号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