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6岁,因“头痛伴呕吐2小时余”于2023年12月11日急诊入科。
主诉:头痛伴呕吐2小时余。
现病史:2小时余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满头炸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家人发现后送至我院急诊,急查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未进食水。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月,未规律监测,未口服降压药。
PE:意识清,查体配合。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颈部抵抗,颈下2横指,双侧克匿格征(-)。Hunt-Hess分级:2级,改良Fisher分级:II级,GCS评分:15分。
头CT
头颈CTA
DSA
MCA an测量:6.2mm*5.8mm,瘤颈5.5mm,顶部有子瘤。
SCA an测量:1.6mm*1.5mm,瘤颈1.4mm。
结合头CT显示出血部位,考虑右侧中动脉瘤为破裂责任动脉瘤,优先处理责任动脉瘤。
通过术前CTA明确动脉瘤位置,家属拒绝开颅,要求介入治疗,介入方案选择: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大脑中动脉分支下干保护,支架导管到位。
6F 115 瑞康通中间导管
5F 125 SIM2造影管
微导丝:Transend 0.014、Synchro 0.014、V18 300cm
微导管:SL10支架导管、MC17栓塞导管、Rebar 18
支架:Atlas 3*21,SAB 4*20
弹簧圈:Perdenser 8*15、6*10、5*20,Axium 3*8、3*6、3*6、2*4
支架导管超选下干并解袢
栓塞导管到位
填圈、释放支架
8*15
6*10
5*20
圈突出动脉瘤腔外、近端血栓
Atlas 3*21 支架释放后
3*8弹簧圈侧壁填塞困难,发生弹跳
出血、血栓相继出现,先快速填入3*6、3*6、2*4弹簧圈止血。
微导丝微导管引导中间导管高到位接触抽吸血栓,抽出部分纤维素样血栓,大脑中动脉瘤血流恢复。
血栓未抽吸完全,残余血栓卡在颈内动脉末端分叉部位,右侧大脑前动脉显影不良。
SAB 4*20支架于大脑前、颈内动脉末端摆放拉栓,拉出纤维素样血栓,血流再通。
术后第1天头CT
术后第9天头CT
1、替罗非班持续泵入,术后24小时桥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2、腰穿脑脊液置换。
3、脱水、抗血管痉挛等处理。
术后1周患者左肢体肌力恢复4级,转入普通病房,术后2周患者左侧肢体肌力上肢4级,下肢5级,顺利出院,院外继续口服阿司匹林(长期)、氯吡格雷(3月)、硝苯地平控释片(长期)、尼莫同(3周)等药物。
术后两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左侧肢体力量进一步恢复,生活完全自理,无特殊不适,嘱其1月后我科复诊并治疗左侧小脑上动脉瘤。
对于与主干动脉成锐角的载瘤动脉超选是手术成功关键,微导管或者微导丝良好塑形成袢后回头望月是相对安全处理方法,瘤内成袢操作不应作为一种常规处理方法。
术中血栓事件考虑导管源性血栓,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时,全身肝素化是否可行?
从林
信阳市中心医院
•主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硕士(在读)。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先后在北京天坛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
•擅长急慢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颅内静脉窦血栓、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张家良
信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信阳市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神经变性病学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促进学会常务委员
方锋
信阳市中心医院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神经介入专业,熟练诊治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擅长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的诊疗。
陈俊俊
信阳市中心医院
•医学硕士,神经介入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毕业后长期致力于信阳市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工作,擅长急诊取栓、急诊介入评估与治疗以及脑梗塞 、颅内外血管狭窄、慢性闭塞再通、脑动脉瘤等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
胡鹏
信阳市中心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