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发布 | 1707阅读

【中国声音】唐都神外发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海洛因成瘾单中心前瞻队列研究超五年随访结果

葛顺楠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王学廉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陈磊

唐都医院

高国栋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达人收藏


2025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高国栋、屈延、王学廉团队Nature子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JCR1区,IF:6.24,精神病领域Top)杂志上发表题为“Effect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and an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on heroin addiction: Over five years of long-term follow-up in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ilot study”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对20名接受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的难治性海洛因成瘾患者超5年的持续跟踪随访,初步确定该疗法用于难治性药物成瘾患者戒断后防复吸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葛顺楠教授、王学廉教授、陈磊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高国栋教授、屈延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药物成瘾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阿片类药物滥用健康危害最大,其相关死亡人数和伤残调整生命年均居首位,WHO(2022年)报告显示,全球约有6000万人滥用阿片类药物,导致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传播,同时引发犯罪活动,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药物治疗(以美沙酮替代治疗为代表)作为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一线治疗方法,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相关负性事件(过量滥用死亡、犯罪活动)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有效预防患者复吸、实现患者长期或终身操守方面,现有疗法仍面临巨大挑战。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前瞻探索性研究,总计招募20名难治性海洛因成瘾患者接受伏隔核(2例)或伏隔核/内囊前肢联合电刺激(18例),最长随访时间13年,最短随访时间6年零4月,结果显示,所有20名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其中12名患者保持超5年的持续操守,远期防复吸有效率为60%,且所有操守患者均全面恢复社会功能。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统计显示,手术后时间和复吸状态对海洛因渴求视觉模拟量表(HC-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得分具有显著主效应,说明持续操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精神障碍持续改善。分析与患者长期操守结局相关的基线因素显示,操守患者与复吸患者相比,术前婚姻状况、HAMD认知因子分及SCL-90精神病性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且持续操守与中度的刺激相关精神心理反应相关,提示术前具有较好的家庭支持、DBS开机时适度的刺激强度是患者保持长期操守的保护因素,而术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利于患者保持长期操守。事件相关电位(ERP)分析显示,与术前基线相比,DBS术后2-3年时,操守患者毒品相关与愉悦相关的晚正电位(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 波幅(400-1000毫秒时段)差值显著降低,提示NAc/ALIC-DBS可能通过降低毒品相关线索诱导的动机值,以及恢复患者生理奖赏活动,实现患者长期操守。




本研究是目前国际范围内该领域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报道,但仍具有以下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小样本、单中心、开放标签、非对照研究设计,其结论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确认;基于本研究设计和样本量的限制,仍无法确定最佳的刺激参数、刺激模式,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入分析。



专家简介





王学廉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兼秘书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会员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精神疾病学组组长

●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副理事长

●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 陕西省神经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军九五、十五重大科技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药监局神经调控创新产品多中心前瞻性研发课题1项

● 发表SCI论文58篇,最高影响因子13.1,中文论文168篇;主编国内专著2部,参编国外专著1部,翻译国外专著5部,参编国内专著8部;获发明专利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1项;荣登中国名医百强榜3次

● 专业方向主要为功能性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是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难治性精神类疾病、药物成瘾的发生机制和外科治疗新方法

屈延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国家“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 国家创伤中心颅脑创伤委员会副主委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委

高国栋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担任: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介入学组组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 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终身成就奖

● 从医近50多年,在功能性脑疾病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等多个神经外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1997年在国内率先展开微电极引导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技术,被评为“1997年全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相关成果先后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0年,在国际上首次创新应用双侧伏隔核毁损术治疗难治性药物成瘾,相关成果获评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九十年代初,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血管内微导管技术治疗脑脊髓血管病,完成国际首例DSA监视下Galen静脉动静脉瘘手术夹闭阻断术和可脱球囊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愈大量疑难复杂的颅内肿瘤。学科建设成果卓著,自1994年到2015年担任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一个弱小科室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全军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等,学科连续入选复旦大学“中国最佳神经外科排行榜”全国十佳及“西北最佳神经外科排行榜”第一名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课题三十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参编专著十余部,培养博硕研究生160余名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育才金奖、总后勤部科技银星、军队基层建设标兵、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等荣誉,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