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发布 | 1012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术”说卒中」第112期 | 刻槽载药 靶向点灌——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治疗右侧椎动脉开口严重狭窄

王本孝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牛祥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前言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40%。椎动脉狭窄(VAS)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预后差。其中,有9%-33%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针对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的椎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然成为目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式。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可以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采用单面刻槽药物涂层支架设计,精准靶向释放药物,其低剂量药物搭载既降低了裸支架相关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也有效避免了药物对支架内皮化的负面影响。


本期术说卒中由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王本孝教授、牛祥教授分享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治疗右侧椎动脉开口严重狭窄。





01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男性,70岁。


现病史:因“头晕6小时”入院,患者于6小时前起床时突发头晕,伴有视物旋转,无耳鸣及听力下降,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头晕与体位变化无关,无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无视物成双,到我院就诊,门诊拟“头晕待查”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肢体麻木,无心慌、胸闷,无黑矇及复视,无大小便失禁。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平素不规律服药,血压不理想;5年前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入院查体:神清,言语清晰,对答切题,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律齐,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正常。



02



术前影像资料



术前辅助检查

CTA提示:右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03



手术指征与治疗策略


初步诊断

1.右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治疗预案:

拟行脑血管造影评估血管,备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准备:

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一次/日

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1次/日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1次/日



术中涉及器械

6F桡动脉鞘

6F 90cm导引导管

0.014inch 200cm导丝、泥鳅导丝

4mm*13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




04



手术过程


1

脑血管造影:

患者仰卧位,麻醉到位,常规桡动脉穿刺点消毒铺无菌巾,右桡动脉穿刺置6F桡动脉鞘及造影导管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


建立通路:

路途下将微导丝置于右侧椎动脉V3段近端。6F 90cm导引导管超选至右侧椎动脉近端。


术前正位造影


2

支架定位:

支架直径选择尽量1:1接近靶病变血管直径,支架长度选择超过病变两端1mm及以上完整覆盖病变斑块,因此选择4mm*13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沿导丝将支架输送至送到目标位置,利用球囊的显影点进行支架定位,造影确认支架的位置。


3

支架释放:

缓慢加压至10atm,射线下观察到,支架打开后,保持扩张压力30s,确认支架打开后,缓慢泄压,造影观察支架打开效果。支架打开良好,狭窄部位得到有效缓解,在保持导丝原有位置及充盈器抽负压的状态下,将支架输送系统回撤,再次造影观察支架释放效果确认支架在血管中的贴壁情况。



4

术后正位造影。








术后用药管理及随访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一次/日

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1次/日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1次/日


随访:

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好,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血压控制良好。于术后第3天出院。


治疗体会




该病例右侧椎动脉为优势动脉,且起始部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非优势动脉,止于椎动脉V4段,手术指征明确。



药物涂层支架在椎动脉狭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扩张,可以有效改善椎动脉狭窄,恢复血流,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其次药物涂层支架可以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采用的是刻槽载药的方式,药物与涂层仅储存于支架外表面的凹槽内,避免无效面涂药。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有效提高安全性,减少药物副作用。在释药上采用的是靶向点灌,仅向血管内膜面靶向释放,减少对支架表面内皮化的影响,减少晚期血栓事件。期待未来的随访结果。






术者简介





王本孝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医师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医师分会脑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会青年委员

脑血管病的规范诊治包括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慢性颅内外大动脉闭塞开通介入治疗等


牛祥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于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脑血管病的规范诊疗包括急性脑梗死的机械取栓、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等,尤其擅长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