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5日发布 | 238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后循环串联病变3MAXC联合支架取栓一例

曹海燕

巩义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病例简介  

患者:男,56岁。

主诉:突发意识障碍6小时。

现病史:6小时前饭后休息时,突发意识不清,持续不缓解,无肢体抽搐,在外院行颅脑CT检查排除出血,来院。

既往史:“高血压”5年,“抑郁症”4年。

查体:中度昏迷,GCS评分:E1V1M4=6分,NIHSS评分27分;发病前MRS评分:0分。口腔内有大量呕吐物,双眼右侧凝视,右侧瞳孔直径5mm,左侧2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湿啰音,四肢刺痛可屈曲,双巴氏征阳性。

治疗:给予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急诊抢救后行CTA+CTP检查。


  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

术前CTA评估


术前CTP评估

4.png


术前手术策略分析


手术策略

开通LV1,基底动脉尖取栓。


手术风险

1.不能开通血管。

2.即使开通血管,症状不能恢复。


  手术过程   

术中操作

DSA评估:主动脉弓+左侧锁骨下



DSA评估:右椎+双侧颈内动脉



WAIN-CKI-200导丝通过失败;冠脉PTCA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



冠脉1.5×12mm球囊扩张




Bridge4.0×15mm球扩支架植入









为什么不能开通呢?怎么办?

1.png



抽拉结合一次后TICI2B级再通(Percheron动脉显影)。



术后复查正侧位及XperCT


术前术后图像对比

4.png


复查颅脑CT(术后1天)

5.png


术后6天复查CTA

图片26.png


术前术后(6天)血管对比



术后6天复查MR

图片27.png


随访

出院情况(术后14天)MRS评分3分

image.png


术后(37天)MRS评分2分。


体会

体会一:寻找闭塞血管残端

•多角度照射

•造影剂剂量要足

•仔细阅读图片,寻找蛛丝马迹


体会二:导丝通过闭塞段

图片3.png

更硬的冠脉导丝更容易通过闭塞段。

•导引导管尽可能接近开口,给与足够的支撑


体会三:顺向开通、逆向开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导引导管可以顺利通过病变,尽早开通颅内血管,逆向开通

•否则正向开通


体会四:中小血管的开通方法:抽拉结合

•3MAXC抽吸导管释放取栓支架。

•抽拉结合一次2B级再通。

•合理利用现有工具,提高取栓效率。


体会五:器械的合理搭配(被动使用6F导引导管)

2.png


       总结

•串联病变动脉取栓是遭遇战,冷静分析,步步为营。

中小血管使用3MAXC+取栓支架,抽拉结合可以提高取栓效率,但要合理搭配手术器材。




术者简介



曹海燕

巩义市人民医院

曹海燕.png

2004年郑州大学医学院毕业,毕业后一直在我院从事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工作,2008年及2012年两次到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及神经外科、Yasarqil神经显微训练中心进修学习。

•擅长诊疗:颅内动脉瘤、颅内外动静脉狭窄狭窄、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及开刀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动脉取栓手术治疗,急危重症脑血管疾病管理及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及颅脑肿瘤的规范化治疗。

•获得荣誉:2018年被巩义市总工会评为“巩义市时代标兵”。分别在2022年、2023年荣获“河南省医师协会首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年会、第五次年会--河南神省经介入病例演武场”二等奖、一等奖。2023年被巩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巩义市好医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