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发布 | 812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Lattice Time|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大脑中及颈内动脉复杂动脉瘤3例

刘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郭庆东

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病例一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结合弹簧圈桥接治疗大脑中巨大动脉瘤



01


临床信息



患者女性,46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7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头痛伴腰部疼痛不适,无恶心呕吐,休息后头痛伴腰部疼痛不适无明显缓解,于7天前在外院就诊,行头颈部CTA示:1.右侧大脑中动脉瘤(1.5cm);2.右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建议行手术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较差,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中毒史。


术前检查


02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1、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非创伤性)

2、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非创伤性)

3、腰椎间盘突出症

4、甲状腺结节Ti-rads3类


治疗方案:脑血管造影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使用材料

6F股动脉鞘

6F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0.027" 微导管

弹簧圈

弹簧圈微导管

0.014" 微导丝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3.5mm*25mm,4个机械球囊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1mm*25mm,4个机械球囊

03


手术过程


动脉瘤于M1远端形成囊性动脉瘤,载瘤动脉以远形成蛇形扩张;

支架微导管越过载瘤动脉到达蛇形动脉瘤远端,栓塞微导管在囊性动脉瘤内成袢,头端到达蛇形动脉瘤内。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沿微导管到位,先行覆盖远端,释放过程中,充分利用机械球囊远端定位,头端顺利打开,定位准确、锚定良好,达到了半释放的既定目标。造影查看,支架贴壁良好。


经弹簧圈微导管填入数枚弹簧圈,并在蛇形动脉瘤内成篮栓塞,栓塞微导管逐步退入囊性动脉瘤内并继续填塞,疏松填塞后释放近端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完全释放第一枚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将支架微导管再次通过第一枚支架内部,桥接释放第二枚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导丝按摩辅助支架满意贴壁。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栓塞,支架满意贴壁。









病例二

弹簧圈辅助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01


临床信息



患者男性,73岁。


主诉:间断性头晕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头晕,天旋地转,走路不稳,无恶心呕吐,在外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2月前患者头晕再次发作,头皮发麻,昏昏沉沉,走路不稳,去外院就诊,行头颅MR:检查多发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能,进一步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不规则分叶状动脉瘤;大小约4.33mm*2.92mm*2.97mm,建议手术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2013年右眼外伤后义眼,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中毒史。


术前检查


02



术前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术前测量载瘤动脉远近端直径,近端直径2.60mm,远端直径2.17mm,选择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1、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非创伤性)

2、多发性脑梗死

3、窦性心动过缓

4、右侧义眼


治疗方案:脑血管造影术+密网植入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使用材料

8F股动脉鞘

8F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0.027" 支架微导管

弹簧圈

弹簧圈微导管

0.014" 微导丝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3.2mm*15mm,2个机械球囊

03


手术过程


微导丝携支架微导管超选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远端,同时引导弹簧圈微导管至动脉瘤内。


沿支架微导管输送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到位,精准定位后缓慢回撤微导管释放支架,释放过程中,支架头端不位移。


半释放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之后,沿弹簧圈微导管进行动脉瘤弹簧圈填塞,在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支撑下,弹簧圈在瘤内成篮顺利良好。


上高支架微导管,回撤机械球囊,完全释放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沿微导管上高微导丝,按摩支架,辅助支架完美贴壁。


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完全,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打开良好,完美覆盖动脉瘤,贴壁满意,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病例三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复发动脉瘤






01


临床信息



患者女性,57岁。


主诉:头痛4月。


现病史:患者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在外院诊断为左侧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予经激光雕刻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形态变化大,急诊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室穿刺术,并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但患者仍感头痛,需日服布洛芬缓解,自觉饮食吞咽困难,经常性饭后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动脉瘤复发”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体力正常,食欲一般,睡眠一般,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既往有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高血压13年,最高值160/110mmHg,口服厄贝沙坦片、非洛地平片,血压控制尚可。


术前检查


02



术前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复发。


术前二维测量载瘤动脉远近端直径,近端直径4.49mm,远端直径3.36mm,根据测量数据选择合适尺寸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1、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3、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4、肺动脉高压


治疗方案:脑血管造影+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栓塞术



术中使用材料

8F股动脉鞘

8F导引导管

0.027" 支架微导管

0.014" 微导丝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7mm*25mm,5个机械球囊

03


手术过程


微导丝成袢,通过激光雕刻支架,为后续支架微导管到位提供基础。


微导管到位后,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沿微导管到位瘤颈远端,充分利用机械球囊标记点定位远端落点,确保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头段精准覆盖激光雕刻支架的头端;支架打开过程顺利;完全释放,可见支架贴壁满意。


上高微导丝,行支架内导丝按摩,辅助支架贴壁更佳。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良好,贴壁满意,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总结体会

病例1和2是两例大脑中病例,血管条件复杂;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顺应性较好,整体输送顺畅,依靠自带的机械球囊帮助支架在弯曲血管中完整打开,实现良好贴壁。

病例3是一例颈内动脉因栓塞激光雕刻支架及弹簧圈后复发的病例,可见颈内动脉整体十分迂曲,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到位无卡顿,从大脑中释放至颈内的过程也较为顺畅,支架选择上不宜过长,支架尽量落在近端平直段,保证支架尾端的贴壁性。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作为一款钴铬支架,具有较好的径向支撑力,释放时反复推拉较少。

独特的机械球囊设计,辅助支架打开的同时,帮助术者可定位支架着陆区域,是十分创新的密网设计。






术者简介





刘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陕西省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特别对脑动脉瘤,脑动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瘘,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参编专著4部,副主编2部,发明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抗癌协会课题项,颈动脉支架临床研究等



指导专家





郭庆东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工作,特别是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内外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研究项目”1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学委员会介入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等任职。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Lattice Time

10.2万阅读 | 64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