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发布 | 1041阅读
神经介入-AIS
脑血管-自定义

申猛、王俊伟:Syphonet®取栓支架治疗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串联合并远端栓塞一例

申猛

商丘中医院

王俊伟

商丘市中医院

达人收藏


术者寄语

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发病的急缓可将其分为急性颈内动脉闭塞(acut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AICAO)和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hron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ICAO)。动脉粥样硬化是ICAO最常见的病因,常发生于动脉起始部及主干部位。血管内皮受损后逐渐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并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逐渐形成高度狭窄,最终演变为CICAO;一旦斑块发生破裂出血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可最终发展为局部的血管栓塞或因斑块脱落导致的远端血管栓塞,AICAO正是与此相关。此外,AICAO的病因还包括颈动脉夹层、心源性栓塞等。其中,心源性栓塞是AICAO的另一主要病因,多栓塞于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或颅内段。而颈内动脉夹层多发生于距离颈总动脉分叉2-3cm处,因遗传、外力、感染等引起颈内动脉内膜损伤,最终导致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夹层,导致动脉管腔变窄或闭塞。


临床表现而言,与心源性栓塞患者相比,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导致的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具有长期吸烟史。ICAS引起的大血管闭塞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常波动进展,并伴发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既往血管影像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改变,或颅脑影像学提示分水岭梗死,更支持ICAS导致的颈内动脉闭塞。而心源性栓塞则突然起病,病程进展迅速,发病症状即高峰,伴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表现。 同时,越来越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病因的鉴别。如术前影像包括血栓增强征、中动脉高密度征、T2序列血管易感征(SVS征)阳性等提示栓塞可能性大;管腔闭塞部位如位于动脉远端、分叉处提示栓塞可能,而位于主干或动脉管腔起始处则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术中DSA影像显示锥形、线样、笔尖样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大,而截断征、杯口征、双轨征、半月征等提示栓塞可能性大。进而,微导管首过效应、支架释放效应能更好的帮助鉴别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大血管闭塞的一线治疗措施。2019年COMPASS研究证实,抽吸取栓技术在主要终点事件不劣于支架取栓技术。随后,取栓技术由单纯支架取栓或单纯抽吸,进入到支架联合抽吸的复合技术取栓时代。相比于栓塞,ICAS-急性大血管闭塞(LVO)的的治疗更加复杂。对于ICAS-LVO,无论是单纯支架取栓、支架取栓后的球囊补救,还是早期首发球囊扩张策略,均无法达到最优解。研究表明,ICAS-LVO继发血栓负荷的多少,是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之一。


加奇生物Syphonet®取栓支架全系兼容0.017in微导管,头端的抓捕网篮设计可有效防止碎栓逃逸,且支架通体显影,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取栓支架。


本期沛嘉加奇·嘉介谈邀请商丘市中医院申猛主任王俊伟主治医师,分享Syphonet®取栓支架治疗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串联合并远端栓塞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81岁。



主诉:因“发现问答不语2.5小时”为代主诉来院。



现病史:患者于2小时前做饭时被家属发现问答不语,反应迟钝伴左侧肢体无力,急诊入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T波低平,头颅CT未见出血,启动绿色通道,完善颅脑MRI提示右侧额颞叶岛叶急性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以急性脑梗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自服药物(血压控制不详)。



入院查体:意BP 177/107mmHg,神志清,不语,左利手,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2级,左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7分(失语2分,左下2分,左上3分),mRS评分4分。指尖随机血糖:6.4mmoI/L。



02 术前影像信息


MR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


头颅CT。



诊疗经过



01 诊疗经过



头颅CT排除出血,DWI与FLAIR错配,符合溶栓指征。给予TNK溶栓。



溶栓后约半小时症状无缓解,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6小时内,NIHSS>6分,ASPECTS>6分,MR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可能。符合急性缺血脑卒中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手术指征。在家属商议期间,完善头颈部CTA及颅脑平扫,考虑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CTA如下:



DSA如下:

右侧颈总动脉造影可见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颈外动脉未见明显代偿。

术前正位

术前侧位


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造影可见右侧后交通开放,右侧颈内动脉末端显影,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未见显影。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可见前交通开放,右侧大脑中动脉未显影。结合患者术前CT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钙化明显,考虑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后斑块破裂导致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椎动脉正位代偿

椎动脉侧位代偿


椎动脉放大正位

左侧正位




02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6F 0.088inch 长鞘

0.014inch 300cm/200cm 微导丝

微导管

6F 125cm 抽吸导管

加奇生物 4.0*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

颈动脉支架

保护伞

2.0*15 球囊

5.0*30 球囊


03 手术过程


微导丝引导微导管通过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处,通过导丝摆动及造影确认位于真腔。


BAT技术和同轴技术使长鞘置于R-C1远端,抽吸导管至虹吸部,眼动脉台阶效应未通过。


微导丝微导管越过大脑中动脉闭塞段至右侧M2段,造影确认位于真腔。


4.0*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释放,可见完全覆盖血栓,支架锚定2分钟,并利用支架锚定使抽吸导管上高至右侧M1中段,使Syphonet®取栓支架半回收。


SWIM技术一把通。


紧接着处理颈动脉狭窄,抽吸导管释放保护伞,行CAS。

保护伞释放造影

支架释放造影


支架内血流通畅,右侧大脑中动脉3级再通。

术后正位造影

术后侧位造影


04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言语功能改善,左侧肢体肌力改善。

复查CT可见梗死区域高密度,考虑造影外渗。

第二天言语功能恢复,四肢肌力5级,头颅CT复查造影剂外渗明显吸收。



病例总结


  //  

本病例是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后窗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取栓的病例。此病例的难点在于颈内动脉闭塞性质的识别:1.术前核磁影像、既往史、CTA、DSA的特异性影像均提示ICAS-LVO;2.术中影像、取出血栓及术后影像,证实此患者为右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急性闭塞合并远端栓塞事件。此病例体现了颅内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复杂与多变的特点。


术者信息


申猛

商丘市中医院

医学硕士,商丘市中医院脑外脑血管介入科主任

商丘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

商丘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心脑联合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颅内外血管狭窄、急诊取栓等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王俊伟

商丘市中医院

商丘市中医院脑外脑血管介入科主治医师

宣武医院神经介入缺血方向48期(一年期)

商丘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颅内外血管狭窄、急诊取栓等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67.8万阅读 | 411内容

Syphonet取栓支架新品专栏

8.8万阅读 | 53内容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