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5日发布 | 1130阅读
神经介入

孤立性大脑前动脉卒中的取栓vs.药物治疗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李子付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孤立性大脑前动脉卒中的取栓vs.药物治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诊断和神经介入放射Lukas Meyer等研究者比较了在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的情况下,机械取栓术MT和最佳药物治疗BMT疗原发性孤立性大脑前动脉远中段血管闭塞的临床和安全性结局,结果发表在20234月的《Radiolog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Meyer L, et al. Radiology. 2023;307(2):e220229. doi:10.1148/radiol.220229】



研究背景


远中段血管闭塞(distal medium vessel occlusions,DMVO)是一种血管内治疗卒中的可能目标。尽管越来越多的病例表明,与最佳药物治疗(best medical treatment,BMT)相比,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远端血管供血区域,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可能具有治疗效果,但对大脑前动脉的治疗数据普遍不足。原发性孤立的ACA闭塞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不到2%。ACA DMVO卒中一般只限于功能性运动障碍,但一旦累及额叶(frontal lobe)和重要的脑区(如胼胝体和基底神经节),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因此,根据闭塞部位和血管的变异性,ACA DMVO卒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长期残疾,对卒中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原发性中段血管闭塞卒中治疗(Treatment for Primary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Stroke,TOPMOST)登记是一个国际性、回顾性、多中心的观察性登记,其对象是接受远段大脑动脉闭塞卒中治疗的患者。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诊断和神经介入放射科的Lukas Meyer等研究者比较了在静脉溶栓或无静脉溶栓的情况下,机械取栓术(MT)和最佳药物治疗(BMT)治疗原发性孤立性大脑前动脉远中段血管闭塞的临床和安全性结局,结果发表在2023年4月的《Radiology》杂志上。


材料和方法

分析20131-202110月间MT或仅BMT治疗的原发性ACA A1以远的DMVO患者,并通过一对一的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比较。24h时的NIHSS评分提高中位数作为早期结局。良好功能结局定义为90dmRS评分0-2。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作为安全结局。



研究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154名患者中(中位年龄,77岁;[Q1]-[Q3],66-84岁;80名男性;94名MT患者;60名BMT患者)中,110名患者(中位年龄76岁;Q1-Q3,67-83岁;50名男性;55名MT患者;55名BMT患者)进行了匹配。DMVO出现在A2(82名患者;53%),A3(69名患者;45%),以及A4(3名患者;2%)。PSM后,24小时NIHSS评分降低的中位数分别为:MT队列为-2(Q1-Q3,-4-0),BMT队列为-1(Q1-Q3,-4-1.25)(P = .52)。两组良好的功能结局(MT vs BMT,18/37[49%] vs 19/39[49%];P = .99)和死亡率(MT vs BMT,8/37[22%] vs 12/39[31%];P = .36)相似。154名患者中有3名(2%)发生了症状性颅内出血。



图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患者纳入流程图



表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患者基线特征


表2.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手术特征



图2. (A-C)入院使轴向灌注CT(达峰时间>6s)显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因A3(B中白色箭头)闭塞双侧灌注缺损(A中箭头)。支架取栓器MT(B中黑箭头)取栓后,最后的DSA图像(C中箭头)显示灌注完全恢复。(D)24h后轴位非增强CT未显示ACA区域梗死征象。



图3.(A)入院轴位非增强CT图像未显示早期缺血改变征象。(B)DSA显示A3段(箭头)闭塞。(C)2次尝试取栓后,受影响的区域恢复部分再灌注(黑箭头),但A5段仍闭塞(白箭头)。(D)24h 轴位MRI随访显示ACA远端供血区梗死征象。



图4. 根据闭塞血管节段分层后,血管内手术并发症和血管结局



图5.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MT和BMT队列长期功能结局即90d时mRS评分的分布



表3.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临床、功能和安全结局


图6. 血管内治疗队列中,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的与90d时mRS评分0-2相关的因素



表4.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研究结论

MT似乎是治疗原发性孤立性大脑前动脉A2和A3段闭塞安全、技术可行的方案,临床结局与静脉溶栓和无静脉溶栓的最佳药物治疗相似。


关注机械取栓

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的真实世界研究:BArONIS试验研究结果


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结局的时间趋势——我们在进步吗?


颈动脉串联病变采用支架植入和机械取栓功能和安全性结局


微信截图_20230426181358.png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