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疗体系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低级别胶质瘤(LGG)虽具有相对缓慢的疾病进展特征,但治疗可能伴随着长期的神经毒性,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化疗相关的超突变和免疫系统等问题[1-4],最终使患者陷入“肿瘤控制”与“生存质量维持”的临床困境。随着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的迭代发展,IDH抑制剂vorasidenib的临床转化应用,为该类疾病治疗格局的优化提供了关键突破口,推动IDH突变型LGG治疗向精准化、低毒化方向迈进。
一、传统放化疗的长期毒性效应:认知功能受损与化疗诱导超突变
手术切除是IDH突变型LGG的一线初始治疗手段,术后临床策略主要包括主动监测、放疗及化疗[5]。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传统放化疗方案虽能在一定时间内延缓肿瘤进展,但其导致的长期毒性效应已成为影响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为神经认知功能不可逆损伤与化疗诱导的肿瘤超突变。
神经认知功能不可逆下降
Douw团队在《Lancet Neurology》发表的研究中,对65例IDH突变型LGG患者开展了长达12年的纵向随访,结果显示接受放疗干预的患者在二次随访节点,其执行功能、心理运动速度、注意力及工作记忆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更关键的是,即便采用临床常规推荐的“安全剂量”(分次剂量≤2Gy),该类认知损伤仍无法通过剂量调整完全规避(图1)[1],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记忆力减退、工作专注力下降及日常语言沟通障碍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图1. 未接受放疗与接受放疗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
后续Blonski团队发表的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2]。20例接受初始PCV化疗(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联合放疗的弥漫性LGG患者,虽估计中位生存期达到17.4年,但长期随访发现6名(30%)无进展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神经毒性,13名(65%)患者因残疾而无法工作。对存活患者进行的连续纵向神经认知评估显示,其言语情景记忆功能恶化。
替莫唑胺(TMZ)化疗诱导的肿瘤超突变及恶性转化
化疗药物的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其中TMZ诱导的肿瘤超突变已成为影响IDH突变型LGG预后的关键因素(图2)。Yu等学者的研究发现,IDH突变型LGG患者在接受TMZ化疗后,49.2%会出现TMZ诱导的超突变,且该类超突变患者中有93.5%发生肿瘤高级别转化,并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增加后续治疗难度[3]。
图2. IDH突变LGG中TMZ相关超突变的频率和预后意义
二、术后治疗新方向:延迟放化疗需求,降低毒性
01
靶向治疗:相对于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研究探索的重要方向,有望为LGG患者术后治疗提供新的可选择方案。作为IDH1/2双重抑制剂,vorasidenib在Ⅲ期临床试验INDIGO中展现出“高特异性、低毒性”的特点,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推迟下一次干预时间,为患者创造“免放化疗治疗窗口”[6]。
02
推迟放疗临床探索:目前有两项正在进行中的III期临床试验(NCT05331521,NCT04702581),评估术后具有风险因素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初始化疗与放疗联合PCV化疗相比,是否延长患者高质量总生存期/无神经认知功能恶化的生存期。
三、小结
传统放化疗虽延缓IDH突变型LGG进展,但常导致不可逆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及化疗相关超突变等。靶向治疗药物vorasidenib为患者赢得“免放化疗窗口”,且安全性可控。这种“延迟放化疗需求+保神经功能”的双重优势,正推动IDH突变型LGG治疗向精准、低毒的靶向治疗转变。
四、参考文献
[1]Douw L, et al. Cognitive and rad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w-grade glioma: long-term follow-up. Lancet Neurol. 2009 Sep;8(9):810-8.
[2]Blonski M, et al. Initial PCV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a Prolonged Response But Late Neurotoxicity in 20 Diffuse Low-Grade Glioma Patients. Front Oncol. 2022 Mar 4;12:827897.
[3]Yu Y, et al. Temozolomide-induced hyper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stant recurrence and reduced survival after high-grade transformation of low-grade IDH-mutant gliomas. Neuro Oncol. 2021 Nov 2;23(11):1872-1884.
[4]Hafazalla K, et al. Procarbazine, CCNU and vincristine (PCV) versus temozolomid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w-grade glioma: a systematic review. Oncotarget. 2018 Sep 14;9(72):33623-33633.
[5]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脑胶质瘤 V2.0_2025(20250110).
[6]Ingo K. M, et al. SNO 2024. A glob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hase 3 study of vorasidenib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adult-type diffuse glioma with an IDH1/2 mutation (INDIGO): UPDATED RESULTS.Oral presentation: CTNI-53.
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CURE)联合门诊
每周二上午,北京天坛医院B区国际部会诊中心。
●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江涛院士团队领衔成立国内首个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门诊(CURE)——以精准医学突破脑胶质瘤治疗困境
专家简介
江涛 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 曾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首任组长等
●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与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AGGA)的发起人和创建者
● 以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Discovery、Genome Research、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连续多次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
●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评北京学者,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等;研究成果获评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 主持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多部临床诊疗指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