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上午,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神经肿瘤外科主办的第五期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结业大阅兵暨第四届珠江解剖班青年医师沙龙(<<点击阅读相关文章)顺利举行。在过去六个月,通过阅读文献、理论授课、各亚专科教授讲座、观摩手术操作,并结合解剖示教以及实践操作等多种学习形式,学员们完成了相关培训。以下为第五期解剖班学员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段奎甲主治医师的进修学习总结及感悟。
即将结束六个月的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培训班,有很多想说,但限于文笔太差,不知从何说起,但首先想说的是感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祎年老师,因为张老师的情怀、境界、气派、智慧以及渊博的学识影响了我们珠江解剖班的每一个人,还要感谢的就是珠江五期的兄弟们,他们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神经外科的热爱,做事的努力、勤奋、学习、行动,让人受益终身,令人钦佩,还要感谢的是陪伴我们的大体老师,他们的奉献,无言但隽永,也正如张老师所说,心怀感恩,永远热爱,这种感激很厚、很沉,也正如Rhoton教授所说“not only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but from the depths of my most valuable earthly possession, my brain”(这种感激发自我的内心深处,也源自人类所独有的、最珍贵的大脑)。
2024年9月带着复杂、忐忑的心情来到羊城广州,自己对解剖一知半解,基础薄弱,如同“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6个月珠江解剖班的学习,一步一步的,张老师知识的传授,临床应用解剖指导、示教,从年轻神经外科医师的成长、神经外科百年人物到每一个手术入路的讲解,经典传承,手术的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授,对陌生、似曾相识的解剖名词的理解,让自己开始能破境悟道,珠江解剖班的学习全部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学得扎实。学习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成功没有什么窍门,感恩良师。




跟张老师学习每位颅底神经外科大师的经典技术,从Yasargil教授的经典额颞翼点入路,到Dolenc教授的经海绵窦入路、Fukushima教授的Manual和Approach、Spetzler教授的眶颧入路、Kawase教授的硬膜外磨除岩尖,再到Hakuba教授的扩大中颅底、Drake教授颞前(half and half)、Sekhar教授的乙状窦前入路、晦涩难懂的颞骨解剖、迷路/耳蜗/面神经走行、比毫米小的骨嵴/突起、Sammi教授的乙状窦后道上结节入路、颞下窝、翼腭窝、时常混淆的韧带等等,随着学习,从理论到解剖实践,到临床,通过珠江解剖班的学习,能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同一个病变的手术处理方式会有不同,手术入路选择会有不同,但是核心在于怎样磨除颅底阻挡手术视角的突起,怎样去减少对脑组织最小的牵拉,如同张老师所说无牵拉就把手术安全做完,这才是微创,这也是每个人的心愿,Fisch教授在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著作中写道“The leading principle through this evolution was to find adequate access by removing bone from the skull base rather than by elevating or retracting dura”。在张老师所发文献中学习了诸如,在处理低位基底动脉瘤,颞前加Parkinson+Yasargil+Dolenc,磨除后床突,近段控制,剪开颈内动脉动眼神经膜,游离动眼空间变大,减少牵拉,以及硬膜外牵拉颞叶减少脑组织牵拉,学习了很多,这些都是核心。从解剖到临床对我来说颅底的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一堂课张老师告诫我们解剖不等于手术,学好解剖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神经外科医生,但不懂解剖一定做不了好的外科医生。
感谢张老师扶上马送一程。致敬每一位努力的兄弟。最后祝愿珠江解剖班越来越好,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
● 【珠江神解第五期学习心得】张策: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
点击二维码,查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主页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