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上午,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神经肿瘤外科主办的第五期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结业大阅兵暨第四届珠江解剖班青年医师沙龙(<<点击阅读相关文章)顺利举行。在过去六个月,通过阅读文献、理论授课、各亚专科教授讲座、观摩手术操作,并结合解剖示教以及实践操作等多种学习形式,学员们完成了对相关的培训。以下为第五期解剖班学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策主治医师的进修学习总结及感悟。
大脑作为人的神经中枢,有着错综复杂的解剖结构以及繁杂多样的功能,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因此而生的神经外科因专业性和复杂性则素来被称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本人也一直以来为自己神外人的身份而自豪。然而,这份自豪的维持就需要从扎实的基础、丰富的实践的不断磨炼中获得。Rhoton教授曾言,“对解剖学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是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复杂手术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大脑的解剖结构,才能在手术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常常为解剖结构的复杂而困扰,也会对手术中遇到的一些状况产生困惑,这使我萌生了打牢基础、精进自己的想法。恰逢同事参加了珠江解剖班的培训后,对张祎年老师推崇备至,临床技术也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这使得我也毅然报名,有幸成为了珠江解剖班的一员。

从2024年9月来到广州,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收获感触颇多;临近结业,想将其一一付诸笔端,奈何笔拙,只能略表一二。
一、构建理论体系、打牢基础
神经外科浩如烟海,如何能将繁杂交错的知识点梳理成体系去理解消化,起初我是不安忐忑的。当参加开班仪式后,见到张老师高屋建瓴般精心安排的二十四节理论课以及结合了张老师与历届师兄们心血与智慧的教材,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使我有了信心与底气。理论课每周一节,第一节便让我印象深刻;张老师将“世界神经外科百年经典人物及经典贡献”作为单独的一个章节向我们讲述,并言“学习解剖的过程,就是向大师致敬的过程”,向我们传达的是悠久厚重的独属于神外的人文精神。接下来,按着由浅入深、从前至后的顺序,为我们逐步拆解了翼点入路、眶颧入路、Dolenc入路、Kawase入路、颞下入路、扩大中颅底入路、乙状窦前/后入路、后正中入路、膜帆入路、远外侧入路等经典入路,不一而足。每节课前都会提前下发相关入路的经典文献供我们阅读参考,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原本或熟悉、或模糊、或陌生的理论知识和解剖结构逐渐清晰,有了自己的理解体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课程中,张老师也不断强调解剖是基础、其不等于手术、其服务于临床;通过学习,我也体会到,只有在学习后对解剖结构的熟悉与掌握,才能通过各种入路、通过体位摆放、骨质磨除、血管神经的移位等各种手术技术,将大脑深部的病变“微创”地显露于眼下去处理,这是对患者安全的敬畏,也是神外医生的终极目标与责任。
二、练习解剖操作、提升实践
“能从实验室获得的知识,尽量避免从病人身上获得”,张老师这样教导我们。感谢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让我们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剖实践。

在课堂上、解剖图谱内、经典文献中所见到的结构在自己一步步的解剖操作、与同学的请教讨论中逐渐呈现,也让脑海中的理论在解剖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头皮层次的剥离、面神经的分离昭示着筋膜间入路的意义;眶颧入路颧弓的离断、眶壁的卸除增加了不同部位术野的暴露;前床突的磨除加深了对视神经管、视柱等周围结构的理解;Kawase三角磨除后移位三叉神经增加显露加深对幕上下附近结构的认知等等。成功的经验令人鼓舞振奋,失败的教训同样令人深刻;操作失误导致血管、神经的损伤或离断,也时刻提醒着自己手术的细节与过程同样重要。张老师也会不定期来到解剖室内指导,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困惑,倾囊相授、尽心解答,完成知识体系的升华。

解剖是理论到临床的捷径,但它同样是一条艰苦且漫长的道路,这几个月来的训练,稳固了知识基础、锻炼了显微操作技术,同时也锻炼了我平稳的心态,这是一段永远值得珍藏的经历。
三、春风化雨、兄弟情深
数月的学习,让我感佩不已的不仅是张老师渊博系统的学识,更是其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神经外科这颗“明珠”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体现在每节课精心准备的上百页内容丰富饱含“干货”的PPT,也体现在亲自编纂汇集心血的教材,更体现在每节理论课末总能快速精准找到的手术视频上;这种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坚持,如春风化雨般教诲着每一位学员。
解剖学习的路途是艰苦漫长的,能坚持下来,离不开张老师的教诲与指导,也离不开解剖班各位兄弟的相互扶持。标本是冰冷的,但在显微镜明黄的灯光及兄弟们的陪伴下,也变得温暖了起来;解剖是枯燥的,在兄弟们的指导、讨论和示范中,过程也变得有趣了起来。学习之余,大家也曾饮酒畅谈、天高海阔、交流心得;也曾登高一呼,锻炼体魄。半年的时间,大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却有着一份相同的对神经外科的“赤子之心”,这段感情弥足珍贵。

四、道阻且长、发奋精进
Rhoton教授曾言,“解剖学是手术的基础,解剖学的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发现都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显微手术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感谢张祎年老师与珠江解剖班的各位兄弟,半年的学习,让我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即将回到工作单位,我将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名患者,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在工作中继续精进提升自己,做一名有技术有温度的神经外科医生。也祝愿张老师的珠江解剖班越来越好,各位兄弟前程似锦!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张策
相关推荐
点击二维码,查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主页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