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发布 | 698阅读

【“CURE”讲堂】HGF/MET信号通路的发现

单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江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一、MET和HGF的发现历程

1

MET基因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21-31),于1984年由Cooper团队在化学诱导的骨肉瘤细胞系中发现,因染色体易位(t(7;19))导致其激活,被归类为原癌基因[1]。c-MET是由MET基因编码的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结构在1987年通过cDNA克隆解析。

2

HGF最初于1984年由日本科学家Nakamura团队在部分肝切除成年大鼠的血清中被首次发现,因其能刺激肝细胞增殖,得名“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ic growth factor)[2]。随后在人类中发现其同源物。进一步研究发现HGF不仅是肝细胞再生因子,还参与胚胎发育、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因其能诱导上皮细胞迁移和形态扩散,又被称为“散射因子”(scatter factor)。

3

1991年,Bottaro和Naldini团队分别独立证实HGF是MET的天然配体,通过结合MET受体激活下游信号,解释了其促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功能[3,4]


二、MET分子结构

1

组成:c-MET由140kDa的α链和190kDa的β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2

结构域:

(1)胞外区:

SEMA结构域:介导HGF结合及受体二聚化。

PSI结构域:稳定受体构象。

IPT结构域:可能参与细胞黏附。


(2)跨膜区:

单次跨膜螺旋。


(3)胞内区:

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催化磷酸化反应。

C末端多功能位点:含Y1349和Y1353磷酸化位点,招募下游信号分子。


图1. MET结构示意图[5]


三、HGF/MET复合物的激活机制



HGF通过α链结合MET的SEMA域,诱导受体二聚化,引发胞内激酶结构域的自磷酸化。磷酸化的Y1234/Y1235(激酶活性环)增强酶活性,Y1349/Y1353作为主要对接位点,招募接头蛋白(如GRB2、GAB1),激活RAS-MAPK、PI3K-AKT、STAT3等信号通路。


图2. HGF/MET信号通路[6]




四、参考文献

[1]Cooper C, Park M, Blair D,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of a new transforming gene from a chemically transformed human cell line. Nature. 1984;311(5981):29-33.

[2]Nakamura T, Nawa K, Ichihara A, et al. Parti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from serum of hepatectomized rat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n. 1984;122:1450-1459.

[3]Bottaro D, Rubin J, Faletto D,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s the c-met proto-oncogene product. Science. 1991;251:802-804.

[4]Naldini L, Vigna E, Narsimhan R, et al.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stimulates th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of the receptor encoded by the proto-oncogene c-MET. Oncogene. 1991;6:501-504.

[5]Comoglio P, Giordano S and Trusolino L. Drug development of MET inhibitors: targeting oncogene addiction and expedience. Nat Rev Drug Discov. 2008;7(6):504-516.

Wang Q, Yang S, Wang K, et al. MET inhibitor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EGFR TKI-resistant lung cancer. J Hematol Oncol. 2019;12(1):63.


五、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CURE)联合门诊

每周二上午,北京天坛医院B区国际部会诊中心。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江涛院士团队领衔成立国内首个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门诊(CURE)——以精准医学突破脑胶质瘤治疗困境


专家简介

江涛 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 曾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首任组长等

●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与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AGGA)的发起人和创建者

● 以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Discovery、Genome Research、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连续多次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

●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评北京学者,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等;研究成果获评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 主持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多部临床诊疗指南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