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发布 | 1112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病例集锦第3期丨应用Jasper®弹簧圈系列治疗前交通动脉不规则动脉瘤4例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再破裂出血风险极高,病死率高达60.2%~73.3%,因此对于前交通动脉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应积极治疗1。对于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治疗,开颅手术夹闭以及血管内治疗均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H-H分级低的患者,可优先考虑血管内治疗;对于合并血肿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开颅手术夹闭治疗2,3。目前,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是前交通动脉瘤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血管内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且前交通复合体解剖关系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术中动脉瘤破裂以及载瘤动脉血栓的风险,这就对于弹簧圈性能提出了相对更高的需求4。此外,若弹簧圈性能良好,对于大部分相对窄颈病例能够做到单纯弹簧圈栓塞,则可以避免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降低出血风险。因此,一款成篮稳定、栓塞术中稳定以及具有良好的钻缝能力的弹簧圈可以更好地助力前交通动脉不规则破裂动脉瘤的栓塞。

Contents

病例速览

Case1-Jasper®联合Jasper®SS栓塞前交通大动脉瘤

Case2-Jasper®弹簧圈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

Case3/4-使用Jasper®SS弹簧圈在前交通破裂动脉瘤中的使用体会

点击查看病例原文


Case-1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部位:

AComA

动脉瘤特点: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单纯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弹簧圈Jasper®SS弹簧圈

鞘、微导管、导引导管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第1枚Jasper®弹簧圈成篮后,填塞第2枚Jasper®弹簧圈,填塞过程顺势将微导管头端引入近端子囊,以Jasper®SS弹簧圈填塞近端子囊。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临床常见,多数为小动脉瘤,此患者动脉瘤偏大,形态不规则,远近段可见2个子囊结构。填塞过程全程使用Jasper®弹簧圈Jasper®SS系列弹簧圈。先用大直径Jasper®弹簧圈填塞瘤体和远端可疑的破裂子囊,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弹簧圈成篮过程和填塞过程均表现良好,稳定且柔顺,由于2个子囊是朝向不同方向,填塞过程顺弹簧圈朝向近端子囊之势,将微导管头端意向性引入近段子囊,以相对大直径Jasper®SS弹簧圈致密填塞近端子囊,填塞过程Jasper®SS弹簧圈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柔顺。

Case-2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尺寸:

3-5mm

动脉瘤部位:

AComA

动脉瘤特点: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弹簧圈

长鞘、中间导管、微导丝、微导管、自膨式支架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弹簧圈经微导管填入瘤腔,部分释放支架至完全覆盖瘤颈处。填入Jasper®弹簧圈若干枚后,继续使用Jasper®弹簧圈进行子囊的填塞。填塞过程中微导管的头端稳定。

术后即刻影像

术后8个月随访影像

术后8个月造影复查,动脉瘤愈合良好,经工作位及正位显示弹簧圈形态稳定无压缩,瘤腔内无造影剂充盈,支架内血流通畅,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显影通畅。RaymondⅠ级。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本例为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出血量极少,属于小型动脉瘤,形态极不规则(瘤顶及瘤颈处有子瘤形成),微导管在瘤腔内活动空间有限,且被支架固定,术中如选择较大弹簧圈破裂风险极高。故首圈选择直径略小而长的成篮圈。利用Jasper®弹簧圈出色的填空能力,逐渐完成对子瘤及腔内空虚部分的填塞,从而达到致密填塞。

Case-3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尺寸:

3-5mm

动脉瘤测量:

4.3×2.9mm

动脉瘤部位:

AComA

动脉瘤特点: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SS弹簧圈Presgo️®机械解脱弹簧圈

长鞘、中间导管、微导丝、微导管、自膨式支架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首先填入一枚Presgo®机械解脱弹簧圈进行成篮,继续填入一枚Jasper®SS弹簧圈,释放支架,在支架辅助下,用一枚Jasper®SS弹簧圈完成收尾填塞。

微导管到达第二个动脉瘤瘤腔后,填入Jasper®SS弹簧圈两枚,未发生踢管现象。最后填入一枚Jasper®SS弹簧圈收尾。

术后即刻影像

前交通动脉得到保护,即刻栓塞结果令人满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本例病例为前交通动脉多发动脉瘤,Jasper®SS弹簧圈在微导管内推送比较平顺,弹簧圈进出微导管时顿挫感不明显,Jasper®SS弹簧圈进入动脉瘤后,柔软度适中,手感反馈比较好,未发生踢管现象。

Case-4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尺寸:

小于3mm

动脉瘤测量:

2.5×2.3mm

动脉瘤部位:

AComA

动脉瘤特点: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弹簧圈Jasper®SS弹簧圈

长鞘、中间导管、支架微导管、弹簧圈微导管、自膨式支架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首先,选择Jasper®弹簧圈进行成篮,随后填入2枚Jasper®SS弹簧圈,造影提示瘤颈处仍有部分残留。再选择一枚Jasper®SS弹簧圈对于瘤颈处进行进一步栓塞,释放支架后造影,瘤颈处得到了完全封闭不再显影。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本例病例是典型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使用Jasper®弹簧圈成篮可以很好地贴合动脉瘤壁。Jasper®SS弹簧圈推送过程手感非常平顺,微导管头端没有发生移动,Jasper®SS弹簧圈可以柔顺地顺着瘤腔内的缝隙往破裂子囊中填充。反复调整未见有解旋,未发现假解脱现象。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览):

  1.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18(8):546-574.

  2. Sattari SA, Shahbandi A, Lee RP, et al. Surgery 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Neurosurg. 2023;175:31-44.

  3. O'Neill AH, Chandra RV, Lai LT.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icrosurgical clipping, endovascular coiling, and stent assisted coiling for unruptur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 Neurointerv Surg. 2017;9(8):761-765.

  4. Fan L, Lin B, Xu T, et al. Predicting intraprocedural rupture and thrombus formation during coiling of ruptur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J Neurointerv Surg. 2017 Apr;9(4):370-375.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