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0日发布 | 681阅读
神经介入

涂覆抗血栓涂层的血流导向装置和裸金属低剖面血流导向装置的比较

贺迎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

唐垚

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本次河南省人民医院唐垚医师、贺迎坤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涂覆抗血栓涂层的血流导向装置和裸金属低剖面血流导向装置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德国哈雷大学医院放射科神经放射科的Marie-Sophie Schüngel等对SVBp48MW HPC两种血流导向装置的性能和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关注其对远端血管和分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其相关结果发表于20234月的《J Clin Med

——摘自文章章节






【REF:Schüngel MS, et al. J Clin Med. 2023;12(7):2700. Published 2023 Apr 4. doi:10.3390/jcm12072700】




研究背景


目前对远端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常采用低流量血流导向支架FDS,如Silk Vista Baby SVBp48MW HPC来自德国哈雷大学医院放射科神经放射科的Marie-Sophie Schüngel等对SVBp48MW HPC两种血流导向装置的性能和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关注其对远端血管和分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其相关结果发表于20234月的《J Clin Med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6月至20214月接受SVBp48MW HPC治疗的108例患者。



研究结果

60例患者接受SVB治疗, 48例患者接受p48MW HPC治疗。SVB主要用于前交通动脉(AComA) 复合体处动脉瘤治疗,p48MW HPC主要用于大脑中动脉(MCA)分叉处动脉瘤治疗。植入后即刻,SVB组中60%的患者VS.p48MW HPC组中75.1%的患者显示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OKM A2-A3, B1-B3, C3。第二次随访分别在平均8.8个月和10.9个月后进行,SVB组中有64.4%的患者出现OKM D1,而p48MW HPC组中为27.3%的患者出现OKM D1。在SVBp48MW HPC植入后分别有1.7%6.8%的动脉瘤保持形态不变OKM A1。在最后一次随访中发现,两组出现持续性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概率相近5.0% VS 4.2%



研究结论

植入后即刻,与SVB相比,p48MW HP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大;然而,未涂层的SVB植入,出现更高比例的早期完全闭塞病变。



表1. 研究人群的特征分布



表2. 治疗病变的位置分布与结局概述


图1. 显示使用Silk Vista Baby血流导向装置对远端大脑前动脉(ACA)偶发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A)三维重建血管造影图像显示左侧远端ACA在胼周动脉处一个囊状、宽基底动脉瘤。(B) FDS植入前常规DSA图像。(C) SVB的植入顺利,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然而,随后立即观察到被支架覆盖的胼缘动脉显影减弱,应用GPIIb/IIIa抑制剂进行补救治疗。(D)植入装置的正确位置和完全的瘤壁顺应性,可充分覆盖动脉瘤瘤颈。(E)经静脉注射体重适宜剂量的依替巴肽后,血管造影显示支架覆盖的分支血管和下游供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恢复,患者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F) 在FDS植入3个月后的首次血管造影随访中,覆盖段分支血管明显变窄,目标动脉瘤完全闭塞(OKM D1)。



图2. 显示应用 p48MW HPC治疗右侧MCA分叉部不规则形状动脉瘤的主要治疗过程。(A)3D重建血管造影显示宽颈动脉瘤完全位于MCA分叉处。(B)干预前的血管造影图,右上角为后视图。(C) p48MW HPC植入成功后,远端着落区位于优势上干。白色箭头表示支架近端着陆点,黑色箭头表示FDS的远端着陆点。造影证实整个MCA区域得到及时灌注,无任何灌注延迟。(D)在首次血管造影随访时,动脉瘤的显影程度保持不变(OKM A1);而且侧枝血管形态未出现明显变化。(E)在FDS植入后9个月的第二次随访中,观察到动脉瘤显著减小,仅在动脉瘤瘤颈处有显影,相当于OKM C1。被覆盖的MCA分支的血流灌注保持不变。(F)在治疗后18个月的最后一次随访中,动脉瘤完全排除在血液循环之外,而被覆盖的M2分支均保持完整。


关注血流导向装置

单一抗血小板条件应用具有抗血栓涂层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破裂动脉瘤效果—荟萃分析


铁镁基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的概念验证和比较分析


后循环动脉瘤的血流导向装置学习曲线:一项长期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



微信截图_20230522164700.png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