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2日发布 | 764阅读

规范学习系列: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测指导规范⑤颈部动脉支架介入治疗超声检测(2022)

中国心脑健康
出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达人收藏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心脑健康”

2022年-2024年是脑卒中防治工程质量管理年,为促进各地卒中中心规范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落实《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对《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进行了梳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有序推送,请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由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制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五、颈部动脉支架介入治疗超声检测

支架介入治疗是针对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微创治疗方法。血管超声对于支架介入治疗的检测主要包括术前与术后评估,术中监测不推荐作为常规手段。


(一)颈动脉支架超声检测

1.术前检测 

(1)TCD、TCCD 基础血流参数检测:检测记录颈动脉病变侧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 

(2)侧支循环评估:术前侧支循环开放与否,应结合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测值及血流方向的变化,提供临床准确的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包括前交通支、后交通支及颈内-外动脉的侧支开放。 

(3)基础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记录病变侧颈动脉狭窄段残余与原始内径、狭窄段与狭窄以远段血流动力学参数、判定血管狭窄程度。获取非病变侧相对应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4)责任斑块评估:斑块的回声性质,特别要注意钙化性斑块、尤其是基底部钙化斑块的提示,减少支架术后残余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度。 

2.术后检测

(1)术后 TCD、TCCD 检测:①术后 1 周内检测记录患侧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健侧比较;②评估支架术后患侧脑血流的改善,注意进行脑血流过度灌注风险评估;③侧支循环再评估:术后 1 周内评估侧支循环的关闭是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的重要标志;④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支架术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评估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和远期疗效。

(2)术后颈动脉超声检测:①术后 1 周内检测记录支架的位置、长度和类型;②支架相关血流参数检测:术后 1 周内检测记录颈动脉支架近、中、远段内径及对应的血流速度,评估记录残余狭窄率;③支架术后随访评估:术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评估支架的通畅性、再狭窄率和远期疗效。 





(二)椎动脉支架超声检测

 1.术前检测 

(1)术前 TCCD、TCD 检测:①BA 与双侧 VA 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 数及血流频谱;②双侧 VA 重度狭窄者,术前检测记录 BA 及双侧 PCA 血流速 度及血管搏动指数;③注意 PCA 血供来源于 BA 还是 ICA 系统。 

(2)术前 CDFI 检测:检测 VA 狭窄位置、长度、狭窄程度。记录颅外段 VA 狭窄的残余内径、原始内径、狭窄段与狭窄远段的血流速度比值。 

2.术后检测 

(1)术后 TCCD、TCD 检测:①评估支架术后 1 周内患侧 VA 颅内段血流 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的变化;②提示支架术后血流的改善、血流频谱与血管搏动指数恢复正常,说明支架治疗成功;③支架术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评估患侧 VA 的血流通畅性,及时发现支架术后再狭窄。

(2)术后 CDFI 检测:①术后 1 周内检测 VA 支架的位置(相对于锁骨下动脉位置)、长度、类型,检测 VA 支架内径及血流速度,残余狭窄率计算;②术 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检测评估支架的通畅性;③发现再狭窄者应评估再狭窄率。VA 术后再狭窄超声评估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推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5 年发表的标准供参考(表 10-10)。







(三)锁骨下动脉支架超声检测

1. 术前检测 

(1)TCD、TCCD 检测:①评估患侧 VA 血流速度及血流方向的异常;② 评估锁骨下动脉窃血的程度、类型。 

(2)术前 CDFI 检测:①评估血管狭窄位置(与 VA 分支的距离)、长度及 程度;②检测记录狭窄段与狭窄远段(VA 分支以远)血流速度及比值;③检测评估锁骨下动脉窃血的程度、类型。


2.术后评估 

(1)术后 TCCD、TCD 检测:①支架术后 1 周内检测记录支架术后患侧 VA 颅内段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与血流方向的改变,与术前患侧及健侧 VA 比较,观察 SA 支架术后对 VA 血流速度及血流方向的改善;②支架术后 3 个月、6 个 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评估再狭窄的发生和远期疗效。 

(2)术后 CDFI 检测:①术后 1 周内检测支架位置(与椎动脉分支的距离)、长度及类型;②术后 1 周内检测支架内、支架以远段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的改善,存在残余狭窄者应计算残余狭窄率;③检测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及频谱形态的恢复,SA 窃血征消失;④支架术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复检,以后每 12 个月复检 1 次,评估支架内血流的通畅性,发现支架内再狭窄者应评估再狭窄率。




落实“百万减残工程”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编审: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

联系邮箱:wsbnfw@vip.163.com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