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致癌异常:2-HG的发现与表观效应
长期以来,IDH基因突变为何会驱动癌变一直不明确。直到2009年,Dang 等的研究首次揭开了这一谜团[1]:IDH1突变赋予酶新功能,催化α-酮戊二酸(α-KG)还原为R(-)-2-羟基戊二酸(2-HG),使其在细胞内大量积累并分泌,成为IDH突变型肿瘤的代谢标志物(图1)。结构分析显示,R132H突变重构活性中心,增强对底物与辅酶的亲和力。随后,Turcan等证实IDH1突变可直接诱发胶质瘤CpG岛高甲基化表型(G-CIMP)[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突变型IDH1可引起2-HG介导的全基因组DNA超甲基化,伴随H3K9me3、H3K27me3等组蛋白修饰改变,富集于PRC2靶基因,重塑转录程序与细胞分化状态。
这两项研究确立了IDH突变通过2-HG驱动表观遗传重编程的核心机制,2-HG的表观遗传效应虽揭示了IDH突变的初步机制,但其如何具体干扰细胞代谢与分化仍需深入探究。
二、分子作用机制:2-HG介导的酶活性抑制与细胞功能障碍
2011年,Xu W等首次报道IDH突变产生的癌代谢物2-HG可竞争性抑制多种α-KG依赖性双加氧酶[3]。结构分析显示(图2),2-HG与α-KG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中心结合位点相同,但2-HG羟基配位能力弱,需高浓度才能有效抑制酶活。该研究证实2-HG可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如KDM4/5/7)及TET家族DNA羟化酶,导致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升高和5hmC减少。2012年,Lu等进一步发现,2-HG通过抑制KDM4C等去甲基化酶,阻碍关键分化基因启动区的H3K9me3去除,从而阻断脂肪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分化,证实其引起的表观遗传紊乱直接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分化阻滞[4]。
三、调控维度拓展:IDH突变破坏染色体结构驱动癌基因表达
2016年,Flavahan等发现IDH突变导致2-HG积累,引起全基因组DNA高甲基化,尤其影响CTCF绝缘子蛋白的结合位点[5]。CTCF结合受阻致使拓扑相关域(TAD)边界失效,增强子与癌基因PDGFRA发生异常互作并激活其表达(图3)。去甲基化恢复CTCF结合可抑制PDGFRA,而CRISPR破坏CTCF位点则能模拟该效应并促进增殖。该研究揭示了染色体结构紊乱在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从酶抑制到染色体结构破坏,IDH突变的致癌机制已逐步清晰,但肿瘤演进过程中这些机制如何动态变化,仍是未解之谜。
四、动态演进规律:表观遗传重编程的可逆性及肿瘤演进
除了染色体结构的静态改变,IDH突变还驱动了表观遗传状态的动态演变。2018年,Turcan等发现突变IDH1诱导的DNA高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转录重编程部分可逆,但长期表达会导致不可逆改变及数年表观重构效应,同时促进 CD24+干细胞样亚群生成,这一亚群可能为肿瘤演进储备“种子细胞”,这些发现为理解肿瘤的阶段性演进提供了基础[6]。2025年,Wu J等通过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低级别肿瘤以OPC样细胞为主,依赖DNA高甲基化抑制干扰素信号;随着肿瘤进展,NPC样细胞比例上升,DNA高甲基化逐渐丢失,转而依赖PDGFRA扩增、CDKN2A缺失等遗传事件驱动恶性表型(图4)[7]。这表明IDH突变胶质瘤的演进是一个从表观驱动转向遗传驱动的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可逆性与阶段性,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五、总结
IDH突变的研究历程体现了从单一代谢异常到系统生物学视角的转变,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多层次的靶点。从2-HG抑制α-KG依赖酶致分化障碍,到破坏染色体结构激活癌基因,再到揭示肿瘤从表观驱动向遗传驱动演进,这些发现不仅确立了其作为胶质瘤诊断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更为IDH抑制剂等靶向疗法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精准治疗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Dang L, et al. Cancer-associated IDH1 mutations produce 2-hydroxyglutarate. Nature. 2009 Dec 10;462(7274):739-44.
[2]Turcan S, et al. IDH1 mutation is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the glioma hypermethylator phenotype. Nature. 2012 Feb 15;483(7390):479-83.
[3]Xu W, et al. Oncometabolite 2-hydroxyglutarate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α-ket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s. Cancer Cell. 2011 Jan 18;19(1):17-30.
[4]Lu C, et al. IDH mutation impairs histone demethylation and results in a block to cell differentiation. Nature. 2012 Feb 15;483(7390):474-8.
[5]Flavahan WA, et al. Insulator dysfunction and oncogene activation in IDH mutant gliomas. Nature. 2016 Jan 7;529(7584):110-4.
[6]Turcan S, et al. Mutant-IDH1-dependent chromatin state reprogramming, reversibility, and persistence. Nat Genet. 2018 Jan;50(1):62-72.
[7]Wu J, et al. Evolving cell states and oncogenic drivers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IDH-mutant gliomas. Nat Cancer. 2025 Jan;6(1):145-157.
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CURE)联合门诊
每周二上午,北京天坛医院B区国际部会诊中心。
●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江涛院士团队领衔成立国内首个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门诊(CURE)——以精准医学突破脑胶质瘤治疗困境
专家简介
江涛 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 曾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首任组长等
●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与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AGGA)的发起人和创建者
● 以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Discovery、Genome Research、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连续多次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
●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评北京学者,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等;研究成果获评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 主持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多部临床诊疗指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