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4日发布 | 734阅读
脑肿瘤-胶质瘤

【术有道 爱无限】2025年全国胶质瘤手术比赛优秀作品展示(四)

吴碧莹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达人收藏


2025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行。5月18日,胶质瘤病例分享讨论会顺利举办,并获得了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同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4位优秀医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胶质瘤病例分享。


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碧莹医师带来《胼胝体蝴蝶状胶质母细胞瘤病例分享》。该患者为38岁女性,因间断性头痛入院,术前诊断为偏肢体压迫胶质瘤。术前多模态辅助检查包括MRI、DTI和波谱分析,评估肿瘤与纤维素的关系。手术采用右侧皮层造漏和左侧纵裂入路,术中应用微探头超声定位和术中冰冻确认肿瘤边界。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为胶质母细胞瘤,EGFR基因扩增,MGMT启动子甲基化。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患者术后四个月复查无复发。


通过该病例的分享,大家对胼胝体压部胶质瘤的手术策略、多种辅助技术的综合运用、持续的解剖再学习和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全程管理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病例展示

点击二维码查看手术视频


专家点评

吕中强教授:

该病例手术涉及胼胝体,难度较大,但吴医师的术前评估十分全面。在多模态影像检查中,单独进行CTA或MRA会更具针对性,效果可能更好。手术设计完善,手术操作也完成得很好,MDT协作及各项评估均十分到位。能达到如此水平的手术切除,实属优秀。


欧绍武教授:

该病例从术前评估、手术策略制定,到基因整合诊断及后续治疗,整体完成得非常出色,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严谨的治疗流程。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由AI智能生成
  • 1. 
    对于胼胝体蝴蝶状胶质母细胞瘤,术前多模态辅助检查(如MRI、DTI和波谱分析)在评估肿瘤与纤维素关系时,各项检查的侧重点和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2. 
    在采用右侧皮层造漏和左侧纵裂入路切除胼胝体压部胶质瘤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手术入路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
  • 3. 
    术中应用微探头超声定位和术中冰冻确认肿瘤边界,这两种方法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上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结合使用以提高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