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鞘瘤是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
Samii将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分为四型:
A型:肿瘤主要位于桥小脑角,伴随颈静脉孔轻微扩大;
B型:肿瘤主要位于颈静脉孔内,可向颅内延伸;
C型:肿瘤主要位于颅外,可向颈静脉孔延伸;
D型:肿瘤呈哑铃型,同时位于颅内、颈静脉孔孔及颅外。

对于B、C、D型颈静脉孔肿瘤,耳鼻喉科医生Fisch、Sanna,神经外科Fukushima、Samii等更注重于窦前±经颈入路切除肿瘤,需要暴露部分乙状窦前空间,可能需要磨除迷路后及迷路下骨质、轮廓化面神经管,以实现窦前-颈静脉孔-颈内动脉血管鞘通道暴露。
此入路操作复杂,但是神经解剖结构显露清晰,便于向岩骨深部和前部扩展。
而远外侧经髁旁入路更注重于乙状窦后-颈静脉孔-颈内动脉血管鞘这个通道显露,通过乙状窦后通道切除颅内部分病变,必要时咬除C1横突,椎动脉V3段移位,磨除枕髁外侧部分,扩大颈静脉孔和血管鞘部分显露。
此入路操作相对简单,解剖清晰,但是不便于向岩骨内部和前部扩展,多适合于鞘瘤或较小球瘤。
以上是阅读文献后对颈静脉孔区入路的一些理解,如有偏差,请同行多多指正。
下面展示一例远外侧经髁旁入路切除神经鞘瘤(孔内+血管鞘内)






C1横突咬除有利于前方血管鞘暴露
磨除颈静脉突,尽可能大的显露球部
先分块切除颈静脉孔内肿瘤,肿瘤非常坚韧
切除血管鞘内肿瘤,沿肿瘤最内层包膜分离黏连,完整或大块切除肿瘤
颅底肌肉解剖复位,关颅快捷,解剖清楚,切口小,创伤小。
以前远外侧经髁旁入路讲课部分节选






这种颈静脉孔+血管鞘生长类型神经鞘瘤,绝大多数不需要开骨瓣,颈静脉孔扩大越明显,手术越好做。甚至有一些肿瘤自颈静脉孔向颅内生长,只是将颅底硬脑膜顶起来了,没有真正突破硬脑膜生长至颅内(就像垂体瘤没有突破鞍膈一样),所以能够从扩大颈静脉孔将侵入颅内部分肿瘤翻下来,而不会脑脊液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