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发布 | 439阅读
脑肿瘤-胶质瘤

【术有道 爱无限】2025年全国胶质瘤手术比赛优秀作品展示(六)

李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达人收藏


2025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行。5月18日,胶质瘤病例分享讨论会顺利举办,并获得了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同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4位优秀医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胶质瘤病例分享。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李然医师带来《多模态技术辅助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切除术》。本例患者为45岁女性,因记忆力下降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侧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术前多模态检查包括MRI、DTI和波谱分析,评估肿瘤与纤维素的关系。手术采用皮层入路,术中应用机器人定位、术中超声、黄荧光和快速IDH检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为IDH突变型心形细胞瘤,WHO 2级。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放疗,患者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和九个月复查无复发。


通过该病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岛叶胶质瘤因毗邻结构复杂(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等),手术难度相对较大,而多模态技术的使用可极大改善岛叶胶质瘤患者功能保护及肿瘤全切率。


病例展示

点击二维码查看手术视频


专家点评

刘艳辉教授:

该患者病变体积较小但位置较深,术前应进行纤维束功能重建,以更好地评估手术风险和保护重要功能区。此外,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展示不够充分,建议在后续病例汇报中进一步优化相关内容。


王磊教授:

李医师展示的病例在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整合诊断以及基于指南的治疗建议方面均较为规范。但对于岛叶肿瘤的切除,术前需明确肿瘤与上下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深度提供参考。同时,针对该高危患者,应提及后续辅助治疗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由AI智能生成
  • 1. 
    在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多模态技术如机器人定位、术中超声、黄荧光和快速IDH检测等,各自对改善患者功能保护及肿瘤全切率的贡献如何量化评估?
  • 2. 
    对于岛叶胶质瘤手术入路的选择,经皮层入路和经侧裂入路在不同肿瘤分区的长期疗效差异有哪些?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选择入路?
  • 3. 
    术中快速IDH检测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对手术决策和患者预后的具体影响机制是什么?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如何调整手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