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发布 | 730阅读

【说文解惑】TTFields在GBM中的独特抗肿瘤机制;年龄分层对IDH突变型胶质瘤预后的影响

杨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祎年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马文斌

北京协和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本期胶质瘤线上教育项目-GBM 前沿说文解惑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祎年教授分别进行深度解读,并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马文斌教授进行点评。



杨渊教授解读:



张祎年教授解读:




马文斌教授点评:

在医学领域,胶质瘤的肿瘤微管(Tumor Microtubes, TM)是一个独特的结构,其形态类似于神经突起的膜性突起,主要由F-actin(丝状肌动蛋白)构成。胶质瘤的肿瘤微管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间通讯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对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至关重要,而且对肿瘤细胞治疗抵抗的能力也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一项巧妙的研究,他们采用了二维细胞网络培养模型(2D TM),针对原代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24、BG5和T269等进行培养。通过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s)的体外实验装置,该团队进行了针对肿瘤微管的研究。该体外实验表明,TTFields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形态和体外网络动力学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能够抑制体外肿瘤微管的形成。这一发现进一步表明,TTFields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治疗抵抗性。


该研究不仅对肿瘤微管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还详细描述了肿瘤微管在胶质母细胞瘤侵袭、抵抗和增殖中的作用,并对TTFields对GBM细胞表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对于理解GBM的生物学特性以及TTFields的抗肿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项研究是针对儿童、年轻成人以及成年患者的IDH突变型胶质瘤进行的比较分析。该项工作是由近30位来自近20个不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其中主要贡献者及通讯作者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在2021年WHO发布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临床医生对于胶质瘤的诊断一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针对IDH突变型的儿童患者、年轻成人以及成年患者之间的内在差异,现有的研究尚显不足。传统观点认为,儿童患者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并通常伴有较好的预后,向高级别发展的较为罕见。相比之下,年轻成人(Young Adult, YA)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则较为复杂,涵盖了包括淋巴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多种类型,其预后尤为不佳。本项大规模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现象,YA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较于儿童和更年长的成人患者要更差一些,研究中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总体而言,本研究为理解年轻成人胶质瘤的特性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见解,并强调了对YA群体的特别关注,这一群体在肿瘤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专家简介



杨渊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神经外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十届青年榜样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神经外科诊疗大赛“全国十佳医生”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科研”“医疗”先进个人

.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 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肿瘤协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委员会委员

.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西南专科联盟理事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访问学者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融合基因BMS1P20-LOC102724580环化的F-circRNA-B/L调控脑胶质瘤恶性演进的鉴定与机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及四川大学火花库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 在Advanced science、Neuro-oncology等知名杂志发表脑胶质瘤相关SCI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胶质瘤患者脑认知神经功能保护、胶质瘤融合基因环化的非编码RNA登相关研究


张祎年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肿瘤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基地主任、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负责人,已主办半年期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珠江神解)五期,累计培养全国各地神经外科医生60余名,主办短期手术入路解剖示教培训班多期,培训全国年轻神经外科医生500余人次

. 擅长复杂颅底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脑干肿瘤、复杂脑肿瘤、椎管肿瘤、脑血管病等的显微外科治疗;擅长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等鞍区肿瘤

. 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进修颅底外科手术入路及显微解剖培训,师从佟小光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内镜解剖及手术技术,师从张亚卓教授

. 主要学会任职: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颅底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广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担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杂志》、《Glioma》、《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等杂志的编委和评审专家

.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Top期刊论文一篇 IF 29.1、 SCI 2区论文四篇)、发表CSCD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参与的研究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获得2016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神外好青年全国手术技能总决赛亚军、第十七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学术大会读片比赛二等奖等

马文斌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教研室主任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药促会脑神经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脑转移瘤协作组副组长

.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第三任组长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有效期:一年,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本文提及的相关适应症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参考之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GBM专栏往期精彩内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