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患者:男,69 岁。
主诉: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开始出现发作性左下肢无力,表现为突发的行走不稳,持续数秒钟后自行缓解,每日发作1次,头颅MRA示“头颅动脉轻度粥样硬化改变”,头颅MRI示“右侧脑内病变,岛叶为主,侵及颞叶、额叶”,就诊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有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予地西泮后缓解,患者清醒后不能回忆发作过程,急诊头颅CT示“右侧岛叶病变”,现患者为进一步治疗,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
既往史:胃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20余年。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术前影像
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肺部 CT 、腹部 B 超、心电图等未见异常。
术前 MRI:右侧岛叶占位性病变,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现花环样不均匀强化
术前诊断
主要诊断:右侧岛叶累及颞叶基底节的胶质母细胞瘤。
治疗计划
·术前决策——数智外科技术辅助分析:
1)脑影像后处理及肿瘤范围精准勾画
2)手术难点之豆纹动脉与肿瘤关系评估
3)手术入路选择之解剖安全性分析
·模拟开颅——真实体位下的虚拟手术:
手术策略
1. 仰卧头侧,常规翼点入路,额颞弧形切口;
2. 优先在显微镜下锐性解剖分离侧裂,注意保护静脉及大脑中动脉各级分支血管,暴露至岛叶层面,鉴于肿瘤非强化部分累及颞叶及基底节屏状核,导航引导下确定颞叶切除范围。切除肿瘤主体,术中注意保护侧裂引流静脉和豆纹动脉,注意识别屏状核,避免损伤基底节重要结构;
3. 导航确认肿瘤切除干净,彻底止血,常规关颅。
术中视频
视频1
视频2
术后影像
术后第 2 天 MRI
结果
1. 患者对手术耐受良好;
2. 术后影像证实血病灶切除干净;
3. 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表现;
4. 患者术后第 2天床旁坐起,4天行走,8 日后出院。
术后病理
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专家点评
在人体纷繁复杂的系统中,神经系统以其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和关键性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针对脑胶质瘤这一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治疗,长期受限于高昂费用、显著创伤及高并发症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脑胶质瘤的手术目标在于安全最大化地切除肿瘤,而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功能保全的艰难抉择,考验着每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智慧与勇气。
近二十年来,精准外科理念的兴起,以其“微创、精准、智能”的鲜明特征,为神经外科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一理念不仅颠覆了传统手术模式的局限,更成为现代外科治疗追求的至高准则和前沿研究方向。随着数智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类高精尖医疗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精准数智神经外科技术”正逐步成为我们探索与实践的新高地。
专家简介
杨学军 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脑胶质瘤MDT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脑神经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第四任组长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杨学军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科室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