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率、高侵袭性、高致死致残性、低生存率的特点。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且目前尚无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过继性细胞治疗已经在血液病中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本项目基于国际前沿临床经验及临床前研究成果,采用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Tris-CAR-T细胞疗法局部注射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目的是评估该创新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临床研究名称:“Tris-CAR-T 细胞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单臂、单中心探索性临床研究”,本项目已获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北京市卫健委备案实施,并完成国际临床研究注册(NCT05577091)。Tris-CAR-T细胞注射液作为新型第四代双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识别胶质瘤细胞特异性抗原靶点的单链抗体及原创增强序列整合到患者自体T细胞上,通过肿瘤原位输注的方式给药,通过特异性靶向胶质瘤干细胞产生有效且持久的肿瘤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复发胶质瘤母细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大幅度降低毒副作用。
本研究计划招募10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并提供免费的新型Tris-CAR-T细胞制剂和相关检测。欢迎患者及家属前来咨询入组相关事宜。
主要入选标准
Main Selection Criteria
1
年龄:18-65周岁(含临界值);
2
既往脑胶质母细胞瘤病史并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治疗期间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需临床医生评估);
3
患者必须结束放疗或替莫唑胺/贝伐单抗等药物治疗至少4周;
4
经研究者确认患者适合行开颅脑脊液分流管及附件(Ommaya囊)植入术;
5
卡诺夫斯基绩效状态(KPS)≥70分(需临床医生评估);
6
实验室筛查必须符合试验入组标准(需临床医生评估)。
主要排除标准
Main Exclusion Criteria
1
高度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
2
有严重伴随疾病或器官功能不全;
3
以前接受过任何基因治疗患者;
4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5
怀孕或哺乳期;
6
其他临床医生评估为不符合临床试验标准的患者。
出诊专家信息
Information on Outpatient Specialists
江涛主任医师:
01
周一上午国际部门诊
周三下午胶质瘤会诊中心
张伟主任医师:
02
周三上午神外肿瘤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陈宝师副主任医师:
03
周二下午特需门诊
周四下午、周五下午神经肿瘤化疗专病门诊
江涛教授
专家团队门诊:
04
每周工作日
联系人:
05
李冠璋 主治医师:18201161161
翟 优 医学博士:18810834688
为更好帮助符合条件患者进行线上初筛、预筛,如有符合条件的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请点击或截图扫下方二维码提交病历资料报名。
研究团队专家简介
Expert Profiles of the Research Team
江涛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肿瘤研究所所长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首任组长等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等;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与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AGGA)的发起人和创建者
以通讯作者在Cell、Genome Research、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连续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在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学术影响力排名第一
2019年入选北京学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成果获评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主持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多部行业指南
张伟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医学博士,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副主任兼神经肿瘤外科5病区主任
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第三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外科亚专业质控工作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组秘书长,北京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等
以通讯/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Brain、Proc Natl Acad Sci USA、Neuro-Oncology、Journal of Pathology、Neurosurgery等发表SCI收录论文52篇,H指数34,FWCI值2.75;被Nature Review Neurology等他引3546次,单篇最高被引273次,入选Wiley中国开放科学2022年度作者
主编/副主编中文专著4部,参编专著10部,参译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计算机软著1项,申请美国及欧盟专利各4项,其中4项已实现转化
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等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12部,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亚洲首个发布的脑胶质瘤国际指南,作为编写组组长完成《中国脑胶质瘤临床管理指南》。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陈宝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脑肿瘤药物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脑转移癌专业学组委员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书籍一部,参编教材及专业书籍6部,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及国内外多项针对脑肿瘤的临床药物试验,每年诊治脑肿瘤千余例,具有丰富的神经肿瘤的临床治疗经验
主要专业方向:神经肿瘤综合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脑肿瘤的临床实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