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张鹏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基于ASL的MR血管成像技术鉴别静脉为主的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神经放射科的Yoo DH等以DSA作为标准,比较分析了DVA和vpAVM患者的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影像特征表现,结果发表于2023年8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oo DH,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3 Aug;44(8):916-921. doi: 10.3174/ajnr.A7922.】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 venous anomaly,DVA)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静脉为主的AVM(vpAVM)是一种罕见的AVM,vpAVM与DVA的常规MR成像非常相似。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神经放射科的Yoo DH等以DSA作为标准,比较分析了DVA和vpAVM患者的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影像特征表现,结果发表于2023年8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回顾性收集DVA和vpAVM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可获得DSA、ASL、和SWI图像。本文评估ASL成像上是否存在高信号血管征,并对最具代表性的病变区域进行脑血流量(CBF)的测量,并对非病变侧的灰质进行归一化处理(nCBF)。此外,我们使用DSA测量DVA和vpAVM的时间特征,以评价颅内动脉首次出现和病变之间的延迟参数,并同时评估nCBF和时间相位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共纳入13名患者(15个病变),按时间相位将其分为3组:静脉为主的vpAVM(时间相位<2秒)、中间组(时间相位2.5至5秒之间)和典型DVA(时间相位>10秒)(图1-3)。在静脉为主的vpAVM患者中,ASL序列血管信号显著增加,在典型DVA患者中没有识别到明显的高信号血管征。然而,在中间组患者中,6个病变中有3个显示出ASL序列信号轻度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L成像得到的nCBF值和DSA的时间相位呈中度负相关:r(13)=0.66,P=0.008。
图1. vpAVM代表性病例
图2. 中等分流DVA代表性病例
图3. 经典DVA代表性病例
最后作者指出,ASL成像技术可以预测静脉为主的vpAVM中动静脉分流的存在和数量,且在不进行DSA的情况下,ASL技术可识别静脉为主的vpAVM病变。然而,存在中等分流的DVA动静脉畸形病变,这些病变在ASL图像上可能呈现相同或轻微的高信号,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其特性。
该研究表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在识别静脉为主型AVM(vpAVM)的存在和数量上具有潜力,但在识别中度分流的DVA动静脉畸形时仍存在一定挑战性。

关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张鹏 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