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3日发布 | 229阅读

【TOP 10】3月创伤重症“病例文章”精彩展示

脑医汇

达人收藏


脑医汇汇总了3月发表的创伤重症领域中收藏总数前10的精彩文章、病例,供广大同道阅读、交流。



TOP 1

20230310141622_9aki4i1pgv.png

侧脑室额角穿刺方式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胡永珍


侧脑室外引流是低年资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操作,但是即使最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如果不尊重技术操作规范,可能也会遇到困难。这一技术可以挽救那些身患急性脑积水以及脑室内出血从而危及生命的患者。

侧脑室额角入路是临床常用穿刺入路,不同作者对手术方法描述不尽相同,部分文献甚至提出错误方法。


TOP 2

微信截图_20230413150239.png

小脑功能及相关传导通路梳理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吴晓安


黄山昌仁医院神经外科吴晓安医生分享的“小脑功能及相关传导通路梳理”,欢迎阅读和分享!


TOP 3

【赞】一文读懂12对颅神经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胡业帅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胡业帅医生分享的文章:“一文读懂12对颅神经”,欢迎阅读和分享!


TOP 4

脑室腹腔(V-P)分流术的手术技术(Michael J. Fritsch 教授)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李新军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就手术风险和显微外科手术能力而言,这一手术操作简单耗时,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最不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然而,正如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所知,VP分流手术有很大的潜在并发症。有许多细节可能无法以完美的方式进行,因此,可能导致不良结果甚至并发症。由于没有标准化的分流操作流程及技术,导致不同的手术技术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本文介绍的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手术技术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Michael J. Fritsch 教授的个人经验,是基于不同神经外科中心的培训经验和实践。


TOP 5

20230208132945_hwqyq6rugp.png

高血压性脑出血所致脑疝,能不能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血肿?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贾云峰


1、男性、62岁、既往长期高血压病史、间断服药、血压不详;有“COPD”及“关节炎“史,长期服用”止痛片“。

2、发病7h由当地医院转入。

3、入院血压:180/102mmHg。

4、GCS 8分=E1V2M5。

5、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右侧巴彬斯基征(+)。

6、左侧瞳孔椭圆、直径3.5mm、对光反应迟钝;右侧瞳孔圆型、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

7、入手术室后左侧瞳孔直径5mm;右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均消失。

8、出血量明显增加:发病3h:31ml、发病8h:68.6ml(89.1ml)。


TOP 6

昏迷患者的评估量表及处置流程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蔡志友


昏迷:指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处于严重而广泛抑制状态的病理过程,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大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 

意识障碍: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做出有意义应答反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而昏迷属于严重意识障碍的一种。


TOP 7

20230213160344_c0wgigcl1e.png

钱涛教授|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感染的治疗体会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钱涛


预防是第一位,早发现早治疗;

①抗生素应:早期、广谱、敏感、足疗程。

②充分外引流。

③必要时静脉联合鞘注。

④外科干预去除原发感染灶,清除感染源及异物。


TOP 8

20230130161754_njcdqqmfrd.png

重症学习笔记|神经重症之昏迷之谜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闵怀伍


会诊时,经常会遇到过突发意识不清的患者?遇到此类患者又应如何下手,理清头绪,尽快找出元凶,对症下药呢?

昏迷是指患者发生了完全的意识丧失,患者不能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昏迷是患者的大脑功能处在严重的抑制状态,属于临床上的危重症。临床上将导致昏迷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颅内病变及颅外病变两大类。颅内病变有高颅压、颅内感染、占位病变、脑血管病等,颅外病变有内分泌疾病、心脏疾病、急性中毒、代谢障碍、严重缺氧等。


TOP 9

20230202145043_gtmlxm3in4.png

3D Slicer预估硬膜外血肿出血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吴阳


基层医院中接触的硬膜外血肿病例相对比较多,尤其是有位于县级的一线生产厂矿区及交通运输繁忙的基层,大多数需要手术的病例来不及长途转运到中心城市及省级医院,虽然硬膜外血肿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分级中为二级手术,但是在救治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回顾和思考,特别是随着影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手术思路并促进临床更好的发展。


TOP 10

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的临床应用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作者:张晓泉 陈磊 龚欣 黄萌异


颅骨修补术(Cranioplasty,CP)是神经外科比较普遍且简单的手术,是在多种病因下,行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后,再次修复缺失颅骨的一个治疗过程。

颅骨修复时采用的修补材料需具有生物相容性、惰性、抗感染、易于获取,易于成形,安全且成本低等特点。CP围手术期需考虑多种因素。

修补材料分为自身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异体材料、生物合成材料等。

最近几年的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普遍。

修补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医疗技术、患者经济、宗教信仰及主刀医师的倾向等情况综合决定。

自体颅骨成为颅骨修补材料的首选。国内外多系统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建议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的预后更有帮助。


TIPS!

关心#颅脑创伤#,就锁定“创伤重症”频道吧!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6&channelTitle=创伤重症&mpId=732&ocsId=790.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创伤重症”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