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发布 | 1056阅读
肿瘤

溶瘤病毒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李梦欣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医学院Brigham及妇女医院的John D. Christie和E. Antonio Chiocca在2022年8月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介绍Todo等采用溶瘤病毒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结果。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ristie JD & Chiocca EA. Nat Med. 2022 Aug;28(8):1540-1542. doi: 10.1038/s41591-022-01901-4.


研究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高侵袭性脑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0%,极易复发。临床试验表明现有的治疗手段并不能提高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存活率。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医学院Brigham及妇女医院的John D. Christie和E. Antonio Chiocca在2022年8月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介绍Todo等采用溶瘤病毒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方法



该项2期临床试验中,Todo等将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G47∆通过立体定向方法注射到19例复发性GBM(rGBM)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患者的1年生存率达84%,远高于1年的预期生存率15%;第一次G47∆注射的患者总生存期(mOS)中位数为20.2个月,表明rGBM的治疗取得重大进步。


研究结果



该研究仍有局限性;样本量小,还有相当大的生物异质性。如,19例患者中6例IDH基因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数据不统一。19例患者中3例在治疗后仍存活3年以上,表明该治疗方法确实存在临床效益。


以往溶瘤性病毒治疗试验均通过单次立体定向注射,而该研究中,G47∆在5个月时间内注射多达6次,同时结合肿瘤活检。研究显示,患者重复给药和活检的耐受性相当好。同时突破以往对肿瘤的连续检查的限制。


溶瘤病毒通过选择性感染、复制和在其在肿瘤中的生物分布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引起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导致宿主固有炎症反应增加,从而产生有利于适应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肿瘤微环境。Todo等进行的肿瘤活检结果显示,反复给药可导致浸润性CD4+和CD8+ T细胞增加,FOXP3+细胞减少。然而,尽管反复注射,作者并没有看到G47∆在肿瘤内持续存在的证据,也无法研究G47∆在细胞和分子肿瘤微环境中的诱导改变。

研究结论



研究者观察到,在一系列治疗后,rGBM被越来越多的效应T细胞浸润,为免疫上的“冷”GBM微环境转变为“热”的GBM微环境提供一种途径,以便免疫系统更容易识别并消除。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