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4日发布 | 3007阅读

【中国声音】唐都医院屈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子刊发表

冯达云

唐都医院

刘海啸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周锦鹏

唐都医院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张健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达人收藏


10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屈延团队在《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 (IF:14.95) 发表题为“Astrocytic NDRG2-PPM1A interaction exacerbates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颅脑创伤或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脑水肿的新机制,并设计研发相关多肽,有效缓解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脑水肿的发生和损害。唐都医院冯达云副教授、刘海啸讲师和周锦鹏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唐都医院屈延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健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颅脑创伤或出血性脑卒中,常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虽未产生对脑组织的明显压迫,但因其常迅速诱发全脑血管痉挛及脑水肿,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对此临床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本研究发现,颅脑创伤或出血性脑卒中后,聚集于蛛网膜下腔的广泛出血,刺激血脑屏障外周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并特异性生成金属蛋白酶-9(MMP-9),是导致全脑血管痉挛和继发脑水肿的重要机制。干预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基因NDRG2及其与蛋白磷酸酶PPM1A的结合,可以抑制PPM1A入核后对Smad2/3的去磷酸化调节,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和抑制MMP-9的生成。据此,课题组进一步在解析NDRG2-PPM1A蛋白质互作关键结构域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特异性阻断NDRG2-PPM1A互作信号的多肽(QFNP12),显著抑制了星型胶质细胞中的MMP-9生成,有效缓解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脑水肿和神经损害。相关多肽已申报国家专利。


星形胶质细胞NDRG2-PPM1A信号介导BBB损伤机制及保护策略示意图


本研究的主体工作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陕西省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


作者:冯达云
编辑:赵 远 孔 乾
责编:岳丽颖 刘婷婷
审核:周天翔

通讯作者简介


屈延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博士后,接受全美神经外科专科培训(American Neurosurgical Oncology Fellowship)

获聘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年)、获评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19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13年)及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年)、获评解放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拔尖人才"(2021年)、空军级专家(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国家创伤中心颅脑创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


张健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和军事医学创新中心研究员

主要从事肿瘤治疗抵抗和炎癌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获得美国PCT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J Clin Invest、Cancer Res、Mol Therapy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50篇,他引2000余次,2篇论文获得Top 1% ESI热点论文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全军优秀博士论文

现担任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