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放射肿瘤科的Wenjuan Ma等通过全基因组筛查发现p21激活激酶4可能是肿瘤细胞治疗的关键靶点,结果发表于2020年10月的《Nature Cancer》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a W, et al. Nature Cancer. 2020 Oct 20. doi: 10.1038/s43018-020-00147-8.】
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给于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的免疫治疗,疗效欠佳,很大程度上由于肿瘤血管形成导致的肿瘤微环境改变,抵制T细胞到达肿瘤部位。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放射肿瘤科的Wenjuan Ma等通过全基因组筛查发现p21激活激酶4(PAK4)可能是肿瘤细胞治疗的关键靶点,结果发表于2020年10月的《Nature Cancer》在线。
该研究采用间充质样转录激活全蛋白激酶组筛选法,发现PAK4是人GBM肿瘤相关内皮细胞(ECs)基因重编程和血管异常的选择性调节因子。敲除PAK4,可诱导ECs重新表达粘附蛋白,减少血管异常改变,进而改善T细胞浸润性和抑制人GBM移植至动物模型体内生长。此外,抑制PAK4可促使肿瘤血管微环境恢复正常,增加GBM对CAR-T免疫疗法的敏感性。最后,该研究揭示PAK4是通过MEF2D/ZEB1和SLUG介导机制重编程ECs转录组,下调claudin-14和VCAM-1表达,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减少T细胞粘附到内皮。
该研究结果表明,PAK4是基因重编程和异常血管形成的选择性调节因子,PAK4介导的ECs可塑性是GBM肿瘤血管微环境重建的关键靶点。靶向PAK4介导的ECs可塑性可能为修复血管微环境和加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