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Zilai Wang等假设细胞谱系主导GBM分子亚型和表型,提出基于细胞谱系的胶质母细胞瘤新分型,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Cancer Cell》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Wang Z, et al. Cancer Cell. 2020 Sep 14;38(3):366-379.e8. doi: 10.1016/j.ccell.2020.06.003. Epub 2020 Jul 9.】
2006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专家提出与转录组相关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分型;即四种亚型:前神经型、神经型、经典型和间充质型。但是TCGA分型并不能全面反映GBM的生物学特征。不同细胞起源的基因工程胶质瘤小鼠模型显示GBM细胞的谱系特征。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Zilai Wang等假设细胞谱系主导GBM分子亚型和表型,提出基于细胞谱系的胶质母细胞瘤新分型,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Cancer Cell》杂志。该研究首先证明成人室管膜下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OLC)由不同基因驱动而发生GBM;GBM可分为I型和II型。作者建立来源病人的胶质瘤异体移植瘤(PDX)基因工程小鼠模型;Nf1、Trp53和Pten肿瘤抑制因子缺失可产生2种不同亚型小鼠GBM:1型和2型GBM显示一致的表型和分子差异,并保留不同谱系起源的转录特征。1型和2型GBM细胞在原代培养和PDX模型中呈现保守和稳定的基因表达谱。
所有I型GBM均显示EGFR高表达,与EGFR基因扩增一致(75.7%);II型GBM显示PDGFR和KI基因扩增(分别为31.5%和23.6%),II型GBM ERBB3表达量增加,但无ERBB3突变和无基因扩增。因此,I型GBM相关的EGFR表达增加主要由基因扩增介导,而II型GBM中ERBB3表达增加可能是转录调控的结果。为明确I型和II型GBM的功能学特性,作者建立PDX小鼠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细胞谱系GBM亚型对化疗药物和各种靶向抑制剂表现不同的敏感性,其中OLC谱系相关的GBM显示,ERBB3依赖性和独特的治疗敏感性。基于细胞谱系的GBM分型能反映肿瘤临床特征和治疗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基因组学方法,探讨基于细胞谱系的GBM分型及其功能学特征,并用PDX模型发现靶向ERBB3治疗在少突胶质细胞谱系的GBM亚型中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同时也表明,GBM肿瘤分子异质性可为GBM患者提供分层管理和个性化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