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成功的事业不同,即使他谨慎地保持着健康的生活状态,1931年以后,他的健康状况也渐渐不受控制地糟糕起来。1934年,他开始创作歌剧《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创作之余,他一直在与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作斗争。在完成《波吉与贝丝》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似乎发生了变化,他的创作灵感也几乎消失了。灵感的消失对一位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因此他不得不请俄罗斯著名精神病学家格里高利·齐尔博格(Gregory Zilboorg)为他进行精神分析和治疗。然而,由于没有找出改变他性格的根源所在,乔治一直饱受焦虑折磨,直至逝世。1936年,为制作一部音乐剧电影,乔治和哥哥艾拉搬到好莱坞。在好莱坞工作期间,乔治为三部电影创作了音乐,但他并不满足于枯燥乏味的电影事业。他想回到纽约,在百老汇进行作曲演出。与此同时,他的性格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变得暴躁易怒,也出现了抑郁症状。 1937年春,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的乔治突然出现头痛和眩晕。直到2月11日下午,正在与洛杉矶爱乐乐团一起练习的乔治在指挥交响乐团时突然失去了平衡,差点摔倒。仅仅几秒钟后,他又恢复了正常,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同一天晚上的音乐会上,他再次出现明显的癫痫发作,但因为乔治没有痉挛和抽搐的表现,只是僵硬地直立着,现场的观众并未发现异常。片刻后,他就像上午那样恢复了正常。音乐会结束后,乔治说他闻到了一股像烧焦的橡胶一样的恶臭气味。他再次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也将头疼、幻觉和突然“僵直”的情况反馈给了医生。但由于头部X光、心电图和各种检查都没有显示出任何异常,也无人意识到他的“僵直”其实是癫痫发作,他的种种异常仍被认定是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