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里昂平民临终关怀医院神经外科的Thiébaud Picart等回顾性研究17例成人小脑GBM患者资料,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icart T, et al. J Neurooncol. 2018 Feb;136(3):555-563. doi: 10.1007/s11060-017-2682-7. Epub 2017 Dec 1.】
研究背景
小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在成人中极为罕见。小脑重量约是全脑的10%,有人预计10%的GBM发生于小脑。然而,已报道的小脑GBM发病率仅占全脑原发GBM的0.24%-4.1%。因此有必要全面研究小脑GBM的临床特征。法国里昂平民临终关怀医院神经外科的Thiébaud Picart等回顾性研究17例成人小脑GBM患者资料,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上。
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从里昂大学医院患者数据库中,检索出17例小脑GBM患者的详细数据,并与103例幕上GBM患者进行比较。17例小脑GBM诊断时的平均年龄53.4岁。3例有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史。10例(58.8%)为小脑半球GBM,4例(23.5%)蚓部GBM,3例(17.7%)累及半球和蚓部GBM(图1)。在3例患者中发现H3 K27M 突变;3例TERT启动子突变;3例存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无患者携带EGFR扩增、IDH或BRAF突变。NF1和H3 K27M突变在小脑GBM中表现为互相排斥。与幕上GBM相比,小脑GBM发病更趋向于年轻患者(53.4比63.2岁;p=0.02),与NF1基因(18比1%;p=0.009)及H3 K27M(21比3%;p=0.02)突变具有相关性;肿瘤诊断时倾向于多病灶表现(21比4.3%;p=0.06),更易发生软脑膜或轴内转移(44.5比5%;p=0.002)。小脑GBM患者的总生存期短(5.9个月比14.2个月;p=0.004)。
图1. 小脑GBM的MRI及组织学特征。A.小脑半球GBM患者(第2、4、12、13和14例)、蚓部GBM患者(第1、6和16例)和多灶性GBM患者(第10例);B.转移性进展案例,4个月内出现多个幕上部位的病灶(第11例);C.诊断时脑MRI-T2图像(左图)和脊髓的T1增强图像(中图)显示硬膜播散(第3例);D.组织病理学特征为高度多形性浸润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增生,组蛋白H3 K27M突变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第3例)。
结论
该研究受回顾性设计、样本量小、缺乏大规模分子特征分析和H3K36三甲基化分析等因素的限制,与表观遗传失调相关的其它分子改变未能得到明确。从现有数据表明,成人小脑GBM不同于幕上GBM,构成具有至少两个亚组的IDH野生型,一组与H3 K27M突变相关,而另一组与NF1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