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Babu R, et al. J Neurosurg. 2015 Oct 9: 1-10. [Epub ahead of print]】
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中位生存期14月左右,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位生存期仅4-9月。由于老年人全身功能差,可能无法耐受标准治疗,目前采取以立体定向活检辅以放化疗为主。美国杜克大学神经外科Cory Adamson教授等开展一项研究探索积极治疗是否能给GBM老年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其结果发表在2015年10月的《J Neurosurg》在线上。
该研究回顾性筛选2004年至2010年在该医学中心接受积极治疗的65岁以上初发GBM患者,排除仅接受活检、复发GBM或既往有低级别胶质瘤病史的病例,共120例患者纳入研究。120例患者,年龄65-89岁,中位年龄为71岁,术前中位KPS评分为80分。肿瘤累及最多的是颞叶(43.3%),其次是顶叶(35.8%)、额叶(32.5%)和枕叶(15.8%),57.5%的肿瘤累及功能区,肿瘤中位体积为4.3cm。
63.3%患者GBM次全切除,97.3%接受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59.3%接受额外的治疗,如贝伐单抗、伊立替康、洛莫斯汀和免疫治疗等。复发后,仍有2.5%的患者再次手术,1例在术中瘤腔内置入卡莫斯汀缓释剂(Wafer),7.1%的患者在肿瘤局部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26.7%患者生存期超过2年(表1)。通过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提示:年龄<75岁、女性、术前KPS≥90分、肿瘤全切、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后使用贝伐单抗、伊立替康或其他药物化疗等均是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5岁、术前KPS评分高和加用贝伐单抗是预后较好的独立相关因素(图1、表2)。肿瘤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4.1月,部分切除者为9.6月,但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p=0.10)。
研究者认为,对于老年患者,GBM次全切除只能得到有限的生存改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采用较为积极的治疗方案。
图1. GBM老年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因素Kaplan-Meier曲线图。
表1. 120例GBM老年患者总体预后情况。
表2. GBM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长征医院徐涛博士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