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发布 | 269阅读

CNS2025|徐桂兴、廖苑、徐玲玲、杨春盛医生:TCD“基底动脉”血流评估在急性脑干出血诊治中的应用及效果初分析

徐桂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廖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玲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春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脑干出血属于神经重症,是预后最差的急性脑出血类型,死亡率高达79.6%。目前其临床决策主要依赖神经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评估,患者预后差异较大。


针对首次头颅CT显示“脑干出血”的患者,行床旁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然后联合神经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可为此类患者早期诊治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方法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前瞻性地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联盟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患者首次头颅CT检查后6h内,行床旁TCD检测BA的血流状况,并动态记录患者救治期间的神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检查的变化。分别以“病因”“环池状况”作为分组因素,指导诊治策略的选择,并随访各组患者的最终转归。


结果

4家医院参与研究,依据纳入标准,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98±9.08岁。从病因来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44例,其中18例(40.9%)出现BA血流终止;海绵状血管瘤性10例,无患者出现BA血流终止;其他2例均出现BA血流终止;不同病因下,BA血流终止情况存在差异(x2=30.66,P=0.000)。另外,“环池”正常组13例,其中1例(7.7%)出现BA血流终止;“环池”受压组26例,其中8例(30.8%)出现BA血流终止;“环池”消失组17例,其中11例(64.7%)出现BA血流终止;不同环池状态下,BA血流终止情况存在差异(x2=24.47,P=0.000)。三组中,BA血流终止的患者均在2周内死亡或判定为脑死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示:出血累及中脑(OR=5.26,95%CI 1.61~31.52,P=0.038)、高血压性脑干出血(OR=15.93,95%CI 3.64~42.13,P=0.003)和自主呼吸停止(OR=17.28,95%CI 6.25~67.83,P=0.005)是“BA血流终止和环池消失同步出现”的相关因素。


结论

TCD可用于区分脑干出血的病因,BA血流终止与环池消失同步出现,可预示患者进展为脑死亡;相关结果尚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内容来源:CNS2025 每日会讯




专家简介




徐桂兴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医学博士,硕导,副高

● 国家“卫健委”脑损伤质控中心-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 颅内良性肿瘤和颅脑损伤的诊治

● 脑损伤评估和脑死亡判定

● 主持省基金1项,排名第2参与国自然面上1项

● 近5年:一作和通讯SCl7篇,最高1F=10.247(一作)

● 医学手绘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