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0日发布 | 583阅读

肿瘤切除程度与GB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Sapphire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Ref: Khan MB, et al. Neurosurgery.  2016 Dec;79(6):N12-N13.】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全切除(gross total resection,GTR),并达到肿瘤边缘病理学检查阴性是手术的理想目标,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GBM在大脑半球生长的特殊性,如涉及功能区、侵袭多个脑叶甚至两个大脑半球等,给GTR带来困难。最合理的切除程度(extent of resection,EOR)应该怎样?GTR还是次全切(subtotal resection,STR)?美国纽约Northwell公共卫生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的Muhammad B. Khan等在2016年12月《Neurosurgery》杂志上评述Brown TJ等在这方面所做的系统综述。

 

Khan MB等提到Brown TJ的meta分析入选3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结果显示,GTR比STR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明显的提高;STR仅在随访1年内优于活检术,但2年后两者无明显差别。随访6个月时,GTR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比STR好,但无显著差异。随访1年时,GTR的PFS好于STR,而且有统计学差异。活检术与STR对比,随访6个月时,STR患者比活检患者肿瘤进展的风险大大降低;随访1年时间后,又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认为,Brown TJ等的meta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样本大,包含41117例GBM患者;而且分析结果一致表明,GTR比STR或活检术均明显提高患者的PFS和OS。因此,在最大安全范围内应该全切除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Sapphire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