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发布 | 560阅读

儿童遭非火药类玩具枪致颅脑损伤,不容忽视

【Ref:Kumar R,et al.J Neurosurg Pediatr.2015 Oct 23:1-7.[Epub ahead of print]】


常见的儿童非火药类玩具枪,包括弹簧弹丸枪(BB枪)和气压弹丸枪。随着玩具枪的射速提高和弹丸体积增大,对儿童的危险成倍上升,但很少引起重视。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梅奥诊所神经外科的Ravi Kumar等开展一项临床研究,总结多家医疗机构收治的由非火药类玩具枪所致颅脑损伤患儿,结果发表于2015年10月的《JNeurosurg Pediatr》在线。


该研究共纳入14例患儿,其中11例被BB枪击伤,3例被气压弹丸枪击伤,年龄均≤16岁。遭受玩具枪射击的原因:10例为意外事故,1例有明显的攻击意图, 3例动机不明。


57%患儿是额部受到枪击,引起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0%)、颅骨凹陷性骨折(29%)、脑挫裂伤(29%)、脑出血(7%)、脑室内出血(7%)和假性动脉瘤形成(7%)。患儿均无死亡。10例(71%)施行外科手术,包括取出颅内枪弹、伤道探查或清创、凹陷性骨折整复和脑脊液分流术等(表1、图1)。


表1. 14例患儿年龄、枪击部位、手术和预后情况。


图1. 病例2患儿在取出BB弹之前的影像学检查图像。A.  X线正位片和 B. X线侧位片:4枚BB弹丸进入颅内,2枚留在皮下;C. CT骨窗轴位片:额部颅骨骨折,BB弹丸由此进入颅内; D. CT轴位片:颅内3枚BB弹丸以及颅内积气。


6例患儿留下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癫痫、认知功能障碍、脑积水、复视、视野缺损和失明。其中1例在受伤当时未予重视,12年后癫痫发作方才检查出颅内残留BB弹丸,给予手术取出。4例双侧大脑遭受枪击损伤,其中3例神经功能受损不能恢复。


儿童遭到玩具枪攻击大部分是意外所致,然而,后果可能极为严重。玩具枪的攻击力足以击穿儿童颅骨、伤及大脑。因此必须提醒父母们要认识到此类玩具的危险。同时,对患儿头部受到玩具枪射击的事故,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求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陈禹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