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发布 | 1619阅读

Chiari I型畸形手术是否需要电凝小脑扁桃体?

达人收藏

【Ref: Stanko KM, et al. J Neurosurg Pediatr. 2015 Oct 30: 1-8. [Epub ahead of print]】


对于Chiari I型畸形,手术是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如下情况时可考虑手术


1. 出现脊髓空洞;

2. 脊柱侧凸进行性加重和3临床症状加重。


手术方式为枕下去骨瓣加C1后弓切除,达到后颅窝减压的目的。


对于手术细节的争议主要在两个方面:


1. 是否需要打开硬脑膜;

2. 是否需要电凝下疝的小脑扁桃体。


第一个问题已经有系列报道,但是第二个问题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外科的Kevin M. Stanko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10月的《J Neurosurg Pediatr》在线上。


研究共纳入1997年至2012年该医学中心诊断为Chiari I型畸形并接受手术的171例患儿,其中128例术中未电凝小脑扁桃体,43例术中电凝小脑扁桃体。电凝的适应证为:主刀医师在术中通过观察或超声探测认为常规减压后CSF循环仍不充分,即采用低功率双极电凝小脑扁桃体,直至枕骨大孔水平。


171例患儿平均年龄10.6岁,年龄、性别、术前KPS评分等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大部分患儿接受枕骨部分去除加C1后弓切除加硬脊膜减张缝合。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电凝小脑扁桃体,大多数患儿术后短期内疼痛症状均有缓解,但电凝组患儿疼痛症状复发率更低(6.9% 比 28.7%),脊髓空洞缓解率显著增加(81.4% 比 43.8%),缓解时间也明显缩短(8月 比 13.1月)(图1、图2),二次手术率更低(7% 比 21.9%);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图1. Chiari I型畸形术后长期随访Kaplan-Meier图,小脑扁桃体电凝组脊髓空洞改善率较非电凝组高。


图2. Chiari I型畸形术前术后MRI图像对照:术前脊髓空洞明显,行小脑扁桃体电凝术后脊髓空洞显著好转。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KPS评分高(优势比OR:1.05,p=0.015)和术中电凝小脑扁桃体(OR:6.11,p<0.001)是脊髓空洞缓解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单纯骨性减压,不打开硬脑膜是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7, p=0.002)(表1)。


表1. Chiari I型畸形术后效果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


最后作者认为,在Chiari I型畸形手术中行小脑扁桃体电凝是安全的,有利于缩短术后脊髓空洞缓解的时间,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该回顾性研究的样本量在目前属最大,结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仍需要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长征医徐涛博士编译,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郑锋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