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Elsharkawy A, et al. Neurosurgery. 2013 Nov; 73(5): 825-37; discussion836-7. doi: 10. 1227/NEU. 0000000000000116.】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常见于大脑中动脉(MCA) ,如何处理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争议不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无临床症状,可以不处理,因为预防性治疗也有风险;但破裂后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很高。因此,筛选破裂风险大的动脉瘤进行预防性治疗可能有益于患者。目前,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和与动脉瘤相关的因素。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酗酒、合并高血压或多囊肾等,而对与动脉瘤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Elsharkawy A等在2013年11月《Neurosurgery》杂志上报道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解剖因素的结果。
作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到2009年其所在临床中心的MCA动脉瘤患者,排除非囊状动脉瘤和CTA影像资料不合适的病例后,共纳入1009例患者,合计1309个MCA动脉瘤。收集动脉瘤壁是否规则、动脉瘤大小、瘤体高度、瘤体宽度、瘤颈宽度、高宽比以及在MCA的部位等形态解剖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甄别导致MCA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1309个动脉瘤中,69%为未破裂动脉瘤,31%为破裂动脉瘤。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未破裂动脉瘤的特点包括:直径小于7mm (78%)、瘤壁规则(80%)、高宽比为1 (47%)以及主要位于MCA分叉部(57%) 。破裂动脉瘤特点包括:直径7-14mm(55% )和瘤壁不规则(77%)。此外,位于MCA分叉部、动脉瘤大(直径15-24mm)、瘤壁不规则以及高宽比大于1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比例分别为38%、74%、64%及49%。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发生部位在MCA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的高度平均为9.7mm比5.2mm,P<0.001;瘤颈宽平均为4.6mm比3.4mm,P<0.001;高与瘤颈宽比值(AR)平均为2.1比1.4,P<0.001;瘤宽与颈宽比值(BNF)平均1.6比1.3,P<0.001,和高宽比平均1.3比1.1,P<0.001。不规则的动脉瘤壁在破裂动脉瘤中比未破裂动脉瘤更为常见,平均为78%比20%,P<0.001。
表1. MCA动脉瘤破裂解剖因素的单变量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宽比值大(P=0.04) 、动脉瘤壁不规则(P<0.001)和主要位于MCA分叉处(P<0.01)与MCA动脉瘤破裂相关。动脉瘤的大小(P=0.86)、瘤颈大小(P=0.19)、AR(P=0.70)、BNF(P= 0.42)、瘤体在轴位上投向(P=0.55)和冠状位上投向(P=0.43)没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MCA动脉瘤破裂解剖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作者指出,位于分叉处、瘤壁不规则、高宽比小是与大小相关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动脉瘤需要预防性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Eric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