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Sano H,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5 May; 83(5): 801-7. doi: 10. 1016/j. wneu. 2014. 12. 032. Epub 2014 Dec 2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评估aSAH患者意识状态常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量表(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Scale,WFNS)和Hunt-Hess分级(Hunt and Hess Scales,HHS)。但是,Hunt-Hess分级量表级别间的定义不够明确。WFNS分级量表主要根据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GCS评分分级,在WFNS分级Ⅱ级与Ⅲ级患者的意识水平无差异。已有学者提出用于评估aSAH患者预后的改良WFNS分级量表(m-WFNS),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GCS评分14分应该划分到m-WFNS分级Ⅱ级,GCS评分13分划分到m-WFNS分级Ⅲ级。为了对比WFNS分级与m-WFNS分级量表对轻度aSAH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日本富士山医药学高等学院WFNS脑血管疾病治疗委员会的Hirotoshi Sano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5月的《World Neurosurgery》。
该项研究纳入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日本38所神经外科中心住院、年龄大于20岁、发病后72小时内接受治疗的16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的预后采用出院时和发病后90天的GOS评分和mRS评分评估。
除m-WFNS分级量表Ⅲ级和Ⅳ级外,其余各级别间发病后90天的GOS评分和mR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而WFNS分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间的预后都无明显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出院时和发病后90天mRS≤1分的患者,m-WFNS分级量表的AUC值明显优于WFNS分级量表,分别为0.830比0.827(P=0.02)与0.834比0.830(P=0.03)。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出院时的治疗结果比同级别的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治疗结果差,但是发病后90天的随访发现,两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m-WFNS分级Ⅲ级患者预后比m-WFNS分级Ⅱ级患者差,提示aSAH后GCS评分13分的患者比GCS评分14分的患者脑组织损伤严重。m-WFNS分级量表在分级标准的设定、评估预后的准确性方面都优于WFNS分级量表。所以,建议神经外科医生使用m-WFNS分级量表评估aSAH患者的预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午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