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Wan X,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6 Feb 5. pii: S1878-8750(16)00172-8. doi: 10. 1016/j. wneu. 2016. 01. 084. [Epub ahead of print]】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截至201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18亿,占总人口的8.87%,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国老年人颅脑损伤的发病率约8%,特别是创伤性颅内出血是一个重大挑战。据报道,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达到24%-78%。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功能恢复至生活自理的机会更小。
由于总体预后不良,不少临床医生和家属对于高龄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选择趋于保守。他们认为,过于积极的治疗并不能改善不良预后;但是另一部分医生认为积极的治疗可能带来较好的疗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的Xueyan Wan等报道该科雷霆教授团队对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研究的结果,发表于2016年2月《World Neurosur gery》在线。
作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112例在该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表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创伤性颅内出血,GCS评分<9分和年龄>65岁的患者;排除标准为:多发伤和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随访时间为6个月。手术决策主要决定于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的选择。
表1. 112例患者一般情况。
该研究纳入的112例患者中,70例(62.5%)行手术治疗,42例(37.5%)保守治疗;总体上,预后良好患者33例(47.1%),死亡23例(32.9%);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不良率为52.9%,死亡率为32.9%,均分别低于保守治疗患者的95.2%和88.1%(表2)。
表2. 手术和非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
单变量分析提示,GCS≤5分、是否行手术治疗、瞳孔是否散大和中线移位超过10mm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中,GCS≤5分和是否行手术治疗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GCS≤5分是预后不良(OR,18.7;95%CI 5.2-95.5,P<0.001)和死亡(OR,10.7;95% CI 4.4-28.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外科手术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不良(OR,0.03;95% CI 0.01-0.1,P<0.001)和减少死亡(OR,0.04;95% CI 0.01-0.1,P<0.001)的保护性因素(表3、4)。<>
表3. 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临床因素。
表4. 与患者死亡相关的临床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GCS≤5分是预后不良的决定性因素;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手术并发症并不是造成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总之,老年患者仍可以从积极手术中获益。因此,对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放弃手术治疗是不明智的,治疗选择需要个体化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徐昊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