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桡而生 与众不同
史怀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龙江名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专科临床负责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神经外科学带头人
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研修,师从凌锋教授;2006年赴美国IOWA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介入中心做访问学者,师从Dr. Chalopka;2014年于美国Cleveland Clinic神经外科研修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015、2016年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脑动脉瘤夹闭显微外科学习班,师从Juha、Lawton等大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脑血管病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介入分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及《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第三届编委,同时担任多项SCI客座主编与审稿专家
陈平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疾病介入治疗工作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工作
年完成缺血性神经介入手术八百余例
2024年聘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
2025年聘为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5年聘为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眼球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1岁。
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一周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一周余突发左侧肢体麻木,呈发作性,可自行缓解,病程中无语笨,无恶心呕吐,无头痛,无肌力下降,二便正常,睡眠尚可。
既往史:冠心病10年;脑梗死病史;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脑出血病史;双下肢股动脉闭塞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专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我院DSA造影示:右侧椎动脉V4夹层动脉瘤密网支架术后,左侧椎动脉V4段中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下干重度狭窄近闭塞。
02
术前影像
术前DWI(2025-09-18)
术前ADC(2025-09-18)
术前DSA(2025-08-05)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术前DSA(2025-08-11)
R-V4
03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M1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下干重度狭窄近闭塞 ,右侧椎动脉V4夹层动脉瘤密网支架术后,左侧椎动脉V4段中度狭窄。
➤狭窄测量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最窄处约0.6mm,近心端约2.7mm,远心端约2.6狭窄程度:75.6%,狭窄长度约23.61mm,右侧大脑中动脉下干重窄近闭塞。
04
术前讨论
➤拟行手术方案
经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支架球囊扩张成形术+经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
➤手术策略
桡动脉通路导引系统输送至右侧颈内动脉C3段建立通路,微导丝、微导管配合通过大脑中动脉狭窄处,交换3m导丝后球囊扩张,撤出球囊后,更换微导管释放支架。
05
术中器械
导管:
6F 泰尔茂桡动脉鞘
赛诺神畅APEX TRA SYSTEM®桡动脉通路导引系统6F 115cm-140 SIM2
SL-10微导管
PLUS微导管
导丝:
150cm 泥鳅导丝
DC-wire微导丝
Transend 300 FLOPPY微导丝
V-18微导丝
治疗器械:
2.0mm*15mm 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4.0mm*30mm 颅内自膨支架
06
手术过程
通路建立:经右侧桡动脉近桡穿刺,右侧颈总动脉直接成袢后选入,赛诺神畅APEX桡管到位后内衬V-18导丝,将右侧颈总动脉起始弯度拉直。
DC-wire导丝配合SL-10微导管到位责任血管远端。
交换Transend FLOPPY微导丝。
2.0mm*15mm球囊到位后由远及近6atm依次扩张。
交换PLUS微导管。
4.0mm*30mm自膨支架到位后释放。
术后工作角度。
术后标准正侧位。
07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情况:状态良好,无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术后24h头部CT未见出血及梗死。
赛诺经桡通路系列产品
桡动脉通路导引系统产品介绍
针对不同规格,更合理的分段设计:
赛诺经桡专用APEX TRA®导管与常用颈动脉支架匹配性表
公司简介
说明: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