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发布 | 432阅读

【曙光夜讯】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接受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同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试验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江钟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达人收藏

吞咽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常出现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问题,不仅增加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风险,还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加剧、生活质量下降。当前临床多依赖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改善症状,但这类训练对受损神经通路的主动修复作用有限,尤其对发病1周至6个月的患者,常面临功能恢复缓慢、效果不理想的困境,如何通过神经调控与康复训练协同作用加速吞咽功能重建,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挑战。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同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的方案,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方向。taVNS可通过无创刺激耳部迷走神经分支,调节吞咽相关脑区神经活动与皮层兴奋性,与常规康复训练形成“神经调控+功能训练”的协同效应,有望更高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同时,结合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表面肌电图(sEMG)等多模态指标,还能深入解析治疗机制,但该联合方案的疗效与作用机制尚未经系统临床验证。

为明确这一方案的临床价值,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钟立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旨在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更高效的无创方案,推动脑卒中康复向“神经调控+精准训练”的协同模式升级,助力患者尽早恢复安全进食能力。




研究介绍

适应症: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治疗手段: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同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

研究目的:探究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同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在促进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并通过采集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表面肌电图(sEMG)、吞咽音和电生理学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EPs)来探究其机制。

研究设计:干预性研究随机平行对照

征募观察对象时间:从2025-10-15至2028-05-01

本研究(ChiCTR2500110212)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钟立教授团队(PI)发起,目前已获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研机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苏



入组标准

患者:

1.经脑成像(CT或MRI)诊断,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

2.年龄在18-80岁;

3.发病后一周至六个月;

4.洼田饮水实验>=3级;

5.MoCA大于18分。

健康人:

1.18岁以上全年龄段,全性别;

2.无明显认知能力障碍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疾病。



排除标准


1.体内有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

2.其他神经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如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等;

3.迷走神经术后或迷走神经损伤者,食管、喉部结构本身疾病;

4.可能干扰刺激或刺激设备的皮肤病变,如瘢痕组织、皮肤破损等,耳廓及外耳道的活动性疾病患者;

5.严重的心脏、肺部、肝功能障碍者;

6.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

==

“疾病百科”——轻松了解卒中康复的科普知识

点击二维码,了解卒中康复的概况、诊断、治疗详情!






主要研究者介绍

江钟立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 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特邀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

● 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发展支撑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著12篇,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2部。获中华医学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级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医学科级二等或三等奖各1项。

● 临床擅长脑卒中偏瘫、脊髓损伤、言语障碍、注意记忆障碍、痴呆、帕金森病、脑外伤后遗症等脑功能康复,以及颈椎病、骨关节病、慢性疼痛、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综合治疗。

●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主委,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通讯编委、实用老年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循证医学杂志编委。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卒中康复相关临床招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招募

招募代发布 快速找患者

bg

临床试验招募患者,欢迎联系我们!

脑医汇,专注为脑部和脊髓脊柱领域医生与患者搭建医患交流数字化平台

电话联系 13162309792
微信联系
+加好友
我们的优势
  • 已为30,000+精准患者提供全病程服务,可推荐合适患者快速入组试验
  • 平台患者均已建立数字化电子病历,可线上集中批量筛选处理,提高入组效率
  • 平台宣传团队深耕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多年,可为临床试验设计全场景、多渠道宣传方案
目前已合作的项目
  • 一项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评估SNC-109 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的I期临床研究
  • 一项单臂、多中心评价ACT001联合放疗治疗初诊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期临床研究
  • 溶瘤病毒JL15003注射液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研究
  • 硼中子俘获治疗(AB-BNCT)示范中心--招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