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发布 | 33阅读

JAMA N:取栓联合依替巴肽/阿加曲班的疗效

杨中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血管内取栓术(ET)联合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合并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重大治疗进展。然而,在已发表的临床试验中,接受ET治疗的患者仅46%在90天时实现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31%未能实现良好再灌注,25%在24小时仍存在持续性闭塞。机械再灌注联合药物溶栓、抗血小板或抗血栓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可见血栓(冠状动脉循环中已证实)及潜在微循环血栓的再通率带来获益。


多模式优化卒中溶栓(MOST)试验曾测试两种强化溶栓的方案:阿加曲班直接抑制凝血酶,以及依替巴肽抑制糖蛋白2b/3a受体。该研究在主要分析中未能显示这两种辅助治疗方案相较于单纯溶栓的获益,该分析同时包含单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和后续接受取栓治疗的患者。MOST试验中超过40%的患者在研究药物输注期间或之后接受了ET治疗。


2025年8月来自美国的Colin P. Derdeyn等在JAMA Neurology上公布了MOST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这是对MOST试验中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结局的分析是一项预先计划的次要分析,旨在报告不同治疗组在接受ET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结局差异、再灌注率及安全性。


本研究为多模式优化卒中溶栓(MOST)随机临床试验的预设队列分析,该试验于2019至2023年开展并完成90天随访。所有结局指标均采用中心化盲法评估。MOS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多组、适应性、单盲、Ⅲ期临床试验,纳入符合标准治疗取栓指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患者在静脉溶栓后75分钟内被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阿加曲班组或依替巴肽组。主要结局指标采用90天效用加权改良Rankin量表(UW-mRS)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预示结局越好)。同时评估再灌注率与安全性(出血率),其中良好再灌注定义为完成血管造影时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达2b/2c/3级。


共5376例患者接受资格评估。其中4332例不符合纳入标准,251例符合条件但未获得知情同意,279例因其他原因被排除,最终514例患者纳入MOST试验随机分组。计划接受取栓治疗者共254例(安慰剂组110例,阿加曲班组31例,依替巴肽组113例)。平均年龄68(±14.3)岁,女性134例(53%)。实际接受取栓治疗219例(安慰剂组94例,阿加曲班组27例,依替巴肽组98例)。各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平均UW-mRS评分:依替巴肽组6.47,95%CI 5.79-7.15;阿加曲班组5.35,95%CI 4.13-6.58;安慰剂组6.68,95%CI 5.98-7.39)。良好再灌注率组间相当(安慰剂组92例中83例[83%];阿加曲班组27例中17例[63%];依替巴肽组98例中82例[84%])。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组间无显著差异。


最终作者认为,本次MOST随机临床试验的次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患者,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或依替巴肽并未带来更好的再灌注率或临床结局。未来针对这两种静脉辅助用药的研究应聚焦于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群体。


文献出处

JAMA Neurol

. 2025 Aug 18:e252794. doi: 10.1001/jamaneurol.2025.2794. Online ahead of print.

Intravenous Argatroban or Eptifibatid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MOS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