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输送
直径2-3mm支架可经其017微导管输送,直径3.25-3.75mm支架可经其021微导管输送,轻松到达小血管病变
017和021小径微导管对血管形态改变小,减少血管移位风险,减少小穿支出血风险
▶贴壁随形
Thermal Blue热处理技术加持,提升支架径向支撑力,保留了镍钛记忆金属所特有的形状记忆性与柔顺性,同时兼具与钴铬合金类似的径向支撑力,支架打开与贴壁性能优异
▶闭合头端
强易达每枚支架独立编织,实现支架远端闭合设计
头端无开放编织丝相互影响,支架头端打开性能优秀
一体化编织闭合头端,减少支架释放过程中对血管壁的损伤,降低围手术期血栓事件与远期血管内狭窄
▶更全规格
2.0-6.5mm直径,10-55mm长度,给术者提供更多选择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右侧后交通-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
对于颅内较弯曲的小分支血管梭形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可以简化手术过程,减少动脉瘤复发概率,且0.017英寸小管径密网到位性好,过弯不扭结易,头端打开良好,完全释放后支架贴壁良好,释放操作简单,无需过多推挤,小输送系统密网支架在远端分支小血管梭形/宽颈动脉瘤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血管弯处支架输送顺畅,支架打开良好
支架贴壁良好,径向支撑力和材料柔顺性均衡
闭合远端设计,闭合远端的芯丝不易扭结,血管壁损伤小
闭合远端设计,从输送系统中推送支架推出阻力小
术后观察到瘤腔内造影剂滞留
小输送系统密网支架在弯曲小直径血管中通过顺畅,推送阻力小,支架释放和打开均比较容易,降低了操作难度
患者:女性,50+岁。
主诉:发现动脉瘤1年余,复查动脉瘤增大4月。
现病史:患者2023年12月因外伤至外院行头顾CT发现环池右前份区域结节状稍高密度影,直径约0.6cm,考虑动脉瘤可能,未予特殊处理。2025-04至外院行磁共振增强及MRA提示: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未予特殊治疗,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动脉瘤收”收住院。
既往史:高血压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
专科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术前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术前3D旋转造影:
术前动脉瘤3D:
术前动脉瘤造影:
术前诊断:右侧后交通-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
术前测量:
动脉瘤瘤高:5.48mm/瘤体长度:10.44mm
远端载瘤动脉直径:1.86mm/近端载瘤动脉直径:1.63mm、FD拟覆盖血管长度:25.88mm、大弯侧长度:8.33mm
手术方案:右侧后交通-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6F 90cm 长鞘
5F 115cm 中间导管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FD300-30
强易达密网支架配套微导管MC-017-155-S
微导丝:Synchro-14
建立工作通路:
以泥鳅导丝及5F多功能管辅助上6F长鞘至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撤出5F多功能管,上5F中间管至右侧颈内动脉C3段。
微导管到位:
微导丝超选过程。
通过瘤颈处迂曲血管,微导管顺利到位。
输送支架:
同时中间管跟进,保持通路支撑性。
释放支架(远端回拉锚定释放):
释放5mm头端后原位释放。
透视下观察头端及第一个过弯处打开良好。
支架中段于瘤颈过弯处释放。
透视下观察支架第二个过弯处打开良好。
支架尾段释放。
支架完全释放。
微导丝按摩瘤颈过弯处。
回撤输送系统:
上高微导管至过弯处,回撤输送导丝,回收输送系统。
释放后即刻观察到造影剂滞留。
透视下支架形态良好,贴壁良好。
术后影像:
术后3D造影。
术后正位造影。
术后侧位造影。
Dyna-CT可见支架打开良好。
Dyna-CT可见支架多处过弯,血管直径差异大,均贴壁良好。
术者简介
冯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科主任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国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基金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5余年,主要从事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年治疗量超300例
主要从事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擅长急重症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围手术期病人的优化管理,在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CCF、颅内动静脉血栓性疾病及复杂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康慧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
硕士及博士阶段均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
已发表第一作者SCI 12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1篇,5分以上5篇,一区4篇),总影响因子64.180分,单篇最高16.051分
广东省卒中学会血管神经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Frontiers in Neurology客座编辑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畅医达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