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发布 | 76阅读

【最AI新技术】另辟蹊径——经皮CT引导下Onyx栓塞治疗难治性脑脊液-静脉瘘(CVF)

脑医专题汇

达人收藏

原作出处:Ziayee, D. K., Kappel, A. D., Bass, D. I., Feroze, A. H., Hanalioglu, S., Madan, N., & Aziz-Sultan, M. A. (2025). Percutaneous CT-guided Onyx embolization of CSF-venous fistula: illustrative ca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10(9), CASE2558. https://doi.org/10.3171/CASE2558

以下为AI解读,仅供参考。


一、疾病基础与诊断要点

1. 疾病关联与症状

● 核心关联:脑脊液-静脉瘘(CVF)是自发性颅内低压(SIH)的重要病因,由脊神经根袖与邻近椎旁静脉异常直接相通导致。

● 典型症状:以体位性头痛为核心(站立时加重、平卧缓解),可伴眩晕、背痛、视力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致昏迷。


2. 关键影像学诊断



二、治疗方案与创新技术

1. 传统治疗方案对比



2. 创新技术:经皮CT引导Onyx栓塞

● 适用场景:传统经静脉(如奇静脉、椎旁静脉)通路无法到达瘘口的CVF病例(如本例右侧T4 CVF)。



● 操作要点:

✔ 体位:俯卧位,全麻下操作。

✔ 定位:3D影像引导确定最佳穿刺路径,瞄准瘘口所在椎旁静脉(如右侧T4神经孔)。

✔ 穿刺与栓塞:18G Chiba针穿刺,回抽见静脉血确认位置;注入DMSO(Onyx溶剂)冲洗后,在持续透视监测下注射Onyx 34,直至瘘口及相关静脉丛形成栓塞铸型。



● 疗效优势:本例患者术后次日头痛显著缓解,2周及8个月随访时体位性头痛完全消失,无神经功能缺损。


三、临床风险与注意事项

1. 并发症风险

● 神经损伤:理论上穿刺可能损伤神经根,但目前无相关并发症报道。

● 肺栓塞:参照经静脉途径文献,风险约7.5%,但多为无症状性(文献数据)。

● 栓塞不完全:需持续透视确保Onyx覆盖瘘口,避免因栓塞不足导致症状复发。


2. 临床决策建议


● 优先选择:对于可通过奇静脉、肋间静脉等通路到达的CVF,仍首选经静脉Onyx栓塞(成熟且创伤更小)。

● 替代方案:仅当经静脉通路无法建立(如T1-T4节段CVF、既往栓塞后通路闭塞)时,采用经皮CT引导栓塞。

● 患者沟通:需充分告知不同治疗的风险(如血补丁的宗教禁忌、穿刺的潜在神经风险),并获取知情同意。


四、核心结论

经皮CT引导下Onyx栓塞是传统经静脉栓塞失败后的有效替代方案,尤其适用于解剖复杂的CVF(如T1-T4节段),其疗效、安全性及耐久性与经静脉栓塞相当,为神经外科医生治疗难治性CVF提供了新选择。


Takeaway/要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